郑明来梧州学院工作后,就把家安在了这里,对他来说,不管在哪里过春节,有亲人的地方就是家 期盼日子 更红火

西江都市报 2019-02-05 15:06 大字

寒假里,梧州学院A3幢学生宿舍楼没有了往日的热闹,梧州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教师郑明一家,将在这里度过他们在梧州的第六个春节。

郑明的老家在吉林省德惠市,10岁那年,郑明在家中遭遇不测,导致下肢瘫痪,一直只能以轮椅代步。

虽然身体有缺陷,但郑明渴望用知识改变命运、用不屈和坚韧抗击命运的不幸。从上小学到读博士,郑明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学校颁发的奖学金名单中,总有他的名字。在吉林大学攻读博士期间,他先后在核心期刊发表了10篇论文。

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郑明向不同的招聘单位投了数十份简历,但一直杳无音信。

2013年9月,梧州学院向郑明抛出橄榄枝,这也给他带来了新的希望。从吉林长春到广西梧州,3000多公里的路途,48个小时的车程,郑明整整带了17个包装箱,把家搬到了梧州学院。

为了方便郑明生活,梧州学院在A3学生宿舍一楼腾出两个房间,新铺了地砖、粉刷了墙壁、新修了灶台。“梧州学院为我做了很多。”郑明表示,在宿舍、教学楼等地方,学校还专门修建了无障碍设施通道。逢年过节,梧州市领导和梧州学院领导还会上门嘘寒问暖,鼓励郑明安心扎根,潜心科研。

多年来,郑明也用行动回报着梧州学院的知遇之恩。他研究的“人类复杂疾病基因调控网络”系列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在梧州,郑明收获了事业,也收获了爱情。2014年,他与梧州市一位小学老师擦出了爱情的火花。2015年春节过后,两人喜结连理。2017年,他们的女儿降生。

离开家乡多年,郑明对吉林的春节记忆已逐渐模糊。尽管如此,将在梧州度过的第六个春节里,家中准备的年夜饭依然会洋溢着十足的“东北味”——大馒头、猪皮冻、猪肉粉条、小鸡炖蘑菇、铁锅炖鱼、东北大冻梨等特色菜肴应有尽有。

宿舍走廊的天花板上,郑明的妻子和母亲早早就挂上了火红的大灯笼,期盼来年的日子更加红火。

郑明说:“哪里有亲人,哪里就是我的家,我的父母妻儿都在这儿,梧州就是我的家。”

新闻推荐

天上掉大奖?莫信! 龙圩工商部门查处一家借抽奖为名推销电子产品的店铺

本报讯(记者谢韵实习生邱宜通讯员伍世鹏陆宏敏)在梧州南站负一层,一家商铺以送充电宝等产品为诱饵,引导群众进店抽奖,若刮中草...

梧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梧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