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江杂谈 “老”字号就该走“新”路

西江都市报 2018-11-13 15:07 大字

■田言

今年以来,梧州市深入实施老字号提质工程,推动梧州老字号品牌和产品在全国市场的知名度和销售量。(详见《西江都市报》报道)

在不少市民的记忆中,那些耳熟能详、津津乐道的老品牌,就是梧州独树一帜的金字招牌,如“大东酒家”“双钱牌龟苓膏”“粤西楼”“三鹤牌六堡茶”等,它们不仅承载了梧州这个百年商埠商业发展历史蕴含的文化积淀,而且在社会取得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老字号的品质在于稳定,能手工做的,坚持不用机械来做,这也保证了始终如一的独特味道。

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老字号也意味着守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老字号可以很传统,也可以很现代;老字号可以遗憾地消失,也可以焕发新的生机。像冰泉豆浆馆已经在广西开了15家连锁店,店内统一装修风格,出售梧州的传统食品,“梧州冰泉豆浆”这个老字号越来越响亮;双钱龟苓膏文化博览园以工业旅游带动企业文化传播,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喜欢吃龟苓膏。当然了,近年来,一大批曾经辉煌一时的老字号、老品牌,纷纷因落后于消费趋势等原因而逐渐式微,如大东酒家、粤西楼、谭谦记等老字号,不少年轻人已经没有印象了。

一方面,一些老字号对自己产品的宣传不重视,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质量好,货真价实,就不怕卖不出去,导致在年轻消费者中的辨识度不高。另一方面,一些老字号的服务水准让人不敢恭维,环境也是多年不换,结果换来的是消费者不买账,或是“叫好不叫座”。

一个老字号既需要产品内在质量好,又需要品牌宣传好,而老字号的维护同样需要投入精心的宣传。毕竟,“老”不应该是守旧,而应该是文化的沉淀;“老”不是对市场反应慢,而应该是经验丰富,是更了解消费者,更了解市场。

因此,在政府层面,应当加大老字号提质工程的实施力度,从政策上支持老字号开设线上线下专柜,建设改造连锁门店。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考虑建设老字号博物馆、展示厅,打造老字号特色商业街,推进特色商业街区与老字号融合发展。这一点,在老字号特色小食街已经得到印证。在老字号企业方面,还可以通过拓展经营模式,采用多元化发展、品牌运营模式,根据消费者消费习惯开展各类渠道的渗透等办法,擦亮老字号,让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新闻推荐

《分校区远离城区 孩子上下学不易》追踪 专车接送孩子 家长可以放心

本报讯今年9月,本报刊载的《分校区远离城区孩子上下学不易》报道,反映了孩子到龙圩第一实验小学再生园校区上下学接送难的...

梧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梧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