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梧州骑楼结缘
从1992年起,我有幸担当起《梧州市志·建筑志》的主笔,在该书里,有六处提到梧州的骑楼建筑,因此与梧州骑楼结下深厚缘分。
我的曾祖父梁廷栋是清同治年间进士,为梧州籍的一位太史,中央政府调他到山东治黄河水患,功成获奖,回广西就为桑梓做好事,操持在梧州开办的“广西蚕业学堂”,开辟茶山(今称北山)公园和规划梧州铁路建设,也引导梧州骑楼房屋建设,他还编过地方志书。
1924年,相当于市级行政机关的梧州商埠局成立,正职称“总办”,副职“会办”,分别由苏绍章和李衡宙担任。而苏、李二人正是我叔祖父的好友,两人常到堂基街(现大中路)梁太史第,以“年家子”辈份向我曾祖父请教,先前梁太史曾将港、穗和“南方邻邦”的骑楼建筑特色、好处介绍过,就有了印象。
梧州商埠局成立伊始,就着手拆除北宋始建的砖石城墙,开辟新式马路和排水系统及盖有骑楼的店铺、住宅,李衡宙还带领其他官员巡察,现场办公,解决遇到的难题。
从长辈详述和我向市里的城建老行尊的请教和多问,多番查阅历史资料,我对骑楼的认识一步步加深。2000年,我的《话说梧州骑楼》一文,就在《西江侨报》当年第一期见报,从此,梧州骑楼声名在外。
不久,自治区政府主席李兆焯、副主席袁凤兰到梧州调研,对梧州骑楼有浓厚兴趣,希望加以系统扩容扮靓。鉴此,《梧州日报》一位编辑即约我写点东西讲述此事,随后,我的《沧桑岁月话“骑楼”》一文见了报。
梧州属亚热带地区,阳光充足,炎热多雨,不少临街房屋将下层部分建为柱廊式通道以利街人,二楼以上房屋跨过人行道,搭接外边屋柱上,“骑”了过去便叫“骑楼”。上边的叫骑楼房,人行道叫骑楼底,外柱叫骑楼柱,骑楼底有着通行、遮晒和避雨的作用。由于骑楼铺位地层的高度比二楼以上各楼高度稍增,除摆柜台货架做生意,还可加半个阁楼,地层进深加长,可形成前店后仓。一般是二楼临街的房设敞开窗户或门框式对外开窗,以便洪水漫上岸时,让人们乘搭船艇来购物作进出口使用。
骑楼的顶层天台,前边矮墙有些称为“女儿墙”,这种墙的一大特色是有多姿多彩的装饰,例如花鸟祥云,还有以谐音取义的立体或浮雕,现在仍可见到。大中路有座骑楼,外墙上有走鹿和蝙蝠,喻“有福有禄”;大东路一座楼的外墙有立体宝瓶,取义“平安”即(瓶安);九坊路有外墙是一幅放光茫的三个太阳壁画,以示“三羊(三阳)开泰”。至1949年末,梧州房屋建筑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其中骑楼是一个建筑特色。
我在文中向读者朋友介绍了骑楼的来龙去脉,还在那时向市里递交了一式五份的《梧州骑楼城建设》策划书。
虽然完成了“舞文弄墨”,但还有一项是“摇唇鼓舌”的任务等着我。2004年9月,梧州骑楼博物城在“开城”之际,一天上午8时多,时任梧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苏建生打电话请我到和平路的办公室,说广西卫视“焦点报道组”记者想报道梧州骑楼的方方面面,邀请我随采访车一同沿街解说。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由于“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只好硬着头皮“上场”,从和平路、九坊路、五坊路、小南路、南环路、大南路、四坊路、桂林路,当了大半天“巡城马”。除了回答记者的提问,还加了个“插曲”,沿街的观众见状也好奇地加入了提问,我也一一解答……
那天晚上和第二天,广西卫视共4次播出采访报道。由于“上星”,各省会市都可看到,南宁和东盟一些电视台亦可看到,我为梧州骑楼建筑鼓与呼,算是交了一份令自己满意的答卷。(梁次山)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蒙敏莹通讯员史秋兰吴秋莹)为有效遏制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行为,优化人居环境,经梧州市政府、市城市执法局批复,10月...
梧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梧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