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骑楼大妈”的名气虽然不及“北京朝阳群众”,但她们在骑楼城里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的“曝光率”也不低 城市是我家,尽心出份力

西江都市报 2018-10-12 15:07 大字

本报记者 谢韵 通讯员 黎海平

在不少人看来,工作了大半辈子,退休后就应该享享清福。可在梧州骑楼城,却有一群退了休的人忙碌在大街小巷,劝导商家规范经营,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清扫街道、清理牛皮癣,在大型演出活动现场维持秩序,她们都有一个很接地气的称呼——“骑楼大妈”。

梧州骑楼城景区,是河东老城区里的商业和休闲娱乐比较集中的地方,大街小巷四通八达,周边既有大型商场,也有菜市场,还有学校、商铺、饮食餐馆等,遇上节假日或举行大型活动的时候,市民和游客更是络绎不绝。

为了让骑楼城景区的环境更好秩序更井然,去年初,相关部门在这里成立了骑楼城“红袖章”驿站。依托驿站,“骑楼大妈”志愿服务队也顺应而生,志愿服务队管的几乎都是琐碎事,“骑楼大妈”的队伍人数却越来越多,从一开始的十来个队员,发展到如今的四十多人。

如今在骑楼城景区内,市民经常都能看到戴着红袖章的“骑楼大妈”在精神抖擞地参加各种志愿活动。就在今年国庆节前夕,她们又组队到骑楼城景区周边的商铺宣传“门前三包”内容,劝导商家规范经营。在大南路一家文印店内,“骑楼大妈”黄冰晶细心和商家说起“门前三包”内容:“现在这里的街道比以前更加干净整洁了,所以你们也要把门前的车辆、桌椅等杂物收拾好,不要放到人行道上。”黄冰晶告诉记者,作为“老河东”,她也希望身边的环境变得更美,“当‘骑楼大妈\’志愿者,能更好地为城市出一份力。”

“你别看我年纪大,像巡查、清理牛皮癣这些志愿活动,只要社区有需要,我都会参加。”今年71岁的“骑楼大妈”邓要珍对记者说道。原来,邓要珍和丈夫结婚后就一直住在“牛皮巷”的房子里,将近50年的岁月里,夫妻俩见证了骑楼城从当初的小街小巷变成如今的繁华商圈和景区,人、车、商铺都比以前多了,“所以骑楼城‘红袖章\’驿站建立后,我就自愿加入了‘骑楼大妈\’的队伍。”邓要珍告诉记者,此前骑楼城景区内还有“铁皮屋”商铺的时候,道路比较杂乱,她就经常和其他“骑楼大妈”及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去巡查,提醒这些商铺的经营者搞好门前卫生,注意防盗。“有时候骑楼城景区也会举办一些大型活动,我们也会来现场维持秩序。不少商家、市民看到我们戴着红袖章,也会更加自觉。”邓要珍说。

如今,骑楼城“红袖章”驿站已经有四十多位居民报名成为“骑楼大妈”,她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景区及周边街道保持干净整洁,让梧州老城区焕发新魅力。

新闻推荐

打造特色旅游提升城市形象 全桂寿李杰云率队调研旅游开发等工作

本报讯(记者祝琳)10月11日上午,市委书记全桂寿、市长李杰云率队到允升塔、炳蔚塔调研旅游开发工作,强调要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

梧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梧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