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吹唢呐的卖榄郎
晩饭后闲步于梧州骑楼城內,欣赏着-座座栩栩如生的塑像。我留步在那座“一分钱两味”的塑像前,只见头戴草帽的卖榄郎,身前放着分成几个小格子的榄箱,嘴脸鼓胀地吹奏着唢呐,旁边一个小孩馋着嘴摸着头,既想吃榄,又好奇地听着卖榄郎“滴滴答答”的唢呐声。眼前的塑像仿佛把我带回到童年时代,那卖榄郎身旁的孩童,便是我童年的身影。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梧州街头,经常能看见卖榄郎的身影。生吃橄榄果,味甘涩,很少人直接吃,橄榄果一般都是晒干做中药材。后来,生意人把橄榄果用盐水浸泡后晒干做成腌制食品“咸榄”,既可多卖些钱,又能延长存放时间。有个卖咸榄的黄老伯,想到只卖咸榄果太单调,他灵机-动,就用糖水浸制甜榄果,或加些甘草、辣椒粉腌制成甘草榄,味道甘甜之中带点微辣,十分可口,于是黄老伯的生意很好。
慢慢地,街上卖榄的小贩竟然多起来。上世纪40年代,有个叫陈和的卖榄郎,用开水煮泡橄榄果,再加些香料、糖等腌制一段时间,吃起来,榄肉香脆甘甜,更美味可口。陈和还以一分钱可买到两种味道的榄来吸引顾客,生意做得更兴旺。后来,人们只要听到“滴答、滴答”的唢呐声,就知道是和叔来卖榄果了,就赶快从屋里出来买榄果。
还有一种颇为有趣的交易方式,叫“飞机榄”。卖榄的人,把摊档的造型做成一架飞机,楼上的熟客只要把钱从窗口抛下来,卖榄郎即用纸角把榄果包好,用力往上一甩,榄果便准确地飞入窗内,熟客不用走下楼也能吃上美味的榄果。
还有一个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卖榄果的八叔,他喜欢在街上选择相对空旷的地方摆下榄箱,然后“滴滴答答”地吹响唢呐,招来人群围着他讲故事。八叔总是把故事情节讲到引人入胜之时,就突然暂停,有意让听众吊着瘾,然后趁机向听故事的人群卖榄果,如果生意好,他就继续把精彩的故事讲下去。如无人买榄果,他就不再讲,背上榄箱,吹着唢呐,走往别处。
随着岁月流逝,梧州街头的卖榄郎已成为历史。(李定国)
新闻推荐
重治恶劣违规维护道路畅通 占道经营行为专项整治持续巡查遏制反弹
8月29日,联合执法队在新湖一路查处一起占道经营行为。林致伶梁萍摄本报讯(记者梁萍通讯员林致伶)8月30日早上,市城管执法支队...
梧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梧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