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中转站被居民楼包围

西江都市报 2018-08-08 15:34 大字

本报讯(记者 谢韵 实习生 朱叶静)随着城市的发展,许多垃圾中转站已经被居民楼包围。位于万秀区步埠路的垃圾中转站,由于距离居民楼近,且垃圾清运量大,屡屡被居民投诉。8月6日,网友“1371315345”在梧州零距离网问政平台发帖,称该垃圾中转站虽被居民“多次联名要求迁移”,但最后只是整改,且越改越扰民。

网友投诉垃圾站扰民

网友在贴子中表示,该处垃圾中转站本来就选址不当,现在又改造成了压缩式的中转站,已经影响到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此外,居民们也多次要求该垃圾中转站迁移,但总是没有下文。

8月7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步埠垃圾中转站。此时,有多名环卫工人正将从各处收集的垃圾送到中转站进行清运。仅仅5分钟的时间,就有七八辆满载垃圾的车辆来此排队等候清运。由于垃圾中转站正在作业,且有工人正在修理拉闸门,发出的响声很大。但在垃圾中转站周边,臭味并不算太明显。

记者观察到,该处垃圾中转站的四周全是居民楼。步埠路新富里74-1号私宅的大门,离垃圾中转站的距离也只有一米。住在此处的黎阿姨告诉记者,垃圾中转站的工作时间不太固定,有时候深夜也有人在作业,发出的噪音让她很困扰。此外,因为离垃圾中转站近,垃圾异味比较浓重,夜里她都不敢开窗睡觉。

在垃圾中转站前方五六米处,清云宾馆值班的工作人员谢阿姨说,在垃圾中转站没有改造之前,垃圾的臭味是比较明显的。改造过后,在宾馆附近基本闻不到什么异味。“可是听周围的居民说,他们作业的时候噪音很大”。

设站在先已整改优化

8月7日下午,记者来到了梧州市万秀区环卫站。该站的负责人郭轩表示,对于步埠垃圾中转站的投诉,每年少则两三次,多则五六次。投诉的居民都希望该垃圾中转站能够搬迁,但现实情况是无处可搬。步埠路垃圾中转站从1994年投用至今已经使用了25年,当初在此处建设垃圾中转站时,周边并无太多居民楼,但随着城市发展,垃圾中转站逐渐被居民楼所包围,因此在2016年底,环卫部门就对此处的垃圾中转站进行了改造,将原来的敞开式垃圾箱换成了如今密封式垃圾箱,同时加大了清理和冲洗的次数,并加强消毒,垃圾中转站散发异味的情况已得到很好改善。对于该处垃圾中转站的闸门,他们也派人进行修复。垃圾中转站不作业时,闸门全部关闭,以减少垃圾气味的扩散,降低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郭轩表示,步埠垃圾中转站设立在此,其服务范围为步埠路、西环路、广东路、蝶山一二路等,这是根据转运站服务半径与运距的有关规范,即采用人力方式进行垃圾收集时,收集服务半径宜为0.4公里以内,最大不应超过1公里而建设的。若要另址重建,需要有关部门重新选址,进行规划和安排。针对居民所反应的情况,万秀区环卫站会做进一步整改,尽量减少垃圾中转站扰民的情况。

■记者手记

因为扰民而被投诉的垃圾中转站,并不只有步埠垃圾中转站一个。对于设立在自家附近的垃圾中转站,居民们都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搬。

既然都不愿意垃圾中转站离自己的家太近,可为何垃圾中转站建设在前,居民楼建设在后,还会造成垃圾中转站与居民楼只有一巷之隔的情况?其原因在于目前并无政策或相关建设规范明确垃圾中转站附近是否可以建设居民楼,或如果垃圾中转站周边建设居民楼、小区住宅,二者相距应为多少。

旧城区现状难改,但梧州新城区的开发工作仍是持续开展。有关部门应该积极思考如垃圾中转站、公厕等城市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问题,以避免让新城区也出现类似的老大难问题。

新闻推荐

梧州市二职中招生

我校2018年秋季开设以下专业(学制均为三年):计算机、电子电器、模具制造、民族工艺品、烹饪、电商、汽修、综合高中、运动训...

梧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梧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