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灰灭活疫苗恢复正常供应

西江都市报 2018-06-19 15:18 大字

本报讯(记者 陈素雅 通讯员 刘捷)一年多以来,脊灰灭活疫苗(IPV)因产能短缺,导致了梧州约3万名幼儿漏种该疫苗。日前,记者从梧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新一轮的IPV疫苗正在陆续到货,市内接种单位已经统筹安排尚未得到及时接种IPV疫苗的儿童进行补种。医务人员建议,家长注意接听自己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卫生院的电话,让孩子按照预约时间补种疫苗。

梧州市疾控中心计免科副主任医师李翠芳介绍,脊灰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幼儿,因可引起下肢瘫痪而俗称为“小儿麻痹症”。纳入国家免疫计划的脊灰疫苗属于一类疫苗,根据国家规定,适龄儿童需按照2个月、3个月、4个月、4周岁的顺序依次接种脊灰疫苗。从2016年5月1日开始,全国转换了脊灰疫苗的种类,停用了原来的疫苗,改成接种1剂IPV(针剂注射)及3剂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口服糖丸),所有适龄儿童应保证1剂IPV的接种。但是,一直以来,由于产能不足,梧州市的IPV疫苗供应都不正常,具体到各个县(市、区),是根据新生儿的建卡数量按比例系数来分配,优先保证有缺陷(如早产)的新生儿接种IPV疫苗。此外,有的社区居住人口多,新生儿相对较多,分配到社区接种单位的名额就多一些。但总的来说,每次的供货只能满足需求量的2/3。这意味着,梧州有3万名左右的孩子正在排队等待注射。

此前IPV疫苗缺货,孩子延迟接种,这样会不会有风险?对此,李翠芳表示,根据有关规定,孩子12个月内接种完3剂次就是合格、有效的。由于我国本土脊灰早已消灭,外环境感染风险低,短期内延迟接种不会影响IPV疫苗效果,家长不必过于恐慌,在接到接种单位的电话通知后,带着孩子去补种即可。

据了解,本次补种的原则为:I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以后,发现脊灰疫苗为0剂次的适龄儿童,接种首剂疫苗;仅有口服糖丸接种史的儿童,应尽早补种1剂。在补种时,IPV疫苗与之前的口服疫苗之间间隔时间应多于28天。如有疑惑,家长可以致电所在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或卫生院了解。

新闻推荐

一份真情 十年粽香

本报记者王清文/摄每天黄昏时分,华灯初上,位于梧州市万秀区东正路63号的家汇美食店,都会飘出糯米混合着草叶的香气。经营粽...

梧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梧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