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质朴清纯的文字 ——略评钟文主散文作品
梁国强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梧州市作家、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钟文主,连续发表在《西江月》杂志的随笔散文,让读者心动。他的每一篇作品都不长,也不见深奥,但很好读,随着阅读的深入,渐渐地体会到他的文字透着唯美、质朴、清纯的意味,你会发现作家这些有感而发,触景生情,看似随手拈来的句子,其实是他工作和生活经历的“厚积薄发”,是很专注地用心去描述的。
钟文主从农村来到城市,故乡乃是他对于不同生活环境的最初印象,而最初印象不那么容易被后来的任何印象取代的。离开了农村而怀念农村,离开的时间越长而越加深怀念,以至魂牵梦绕,首先是由于从农村走出家门,便留下了父母,兄弟姐妹;还有族亲,儿时玩伴,少年好友,知己同窗;故乡的山山水水,老屋小院……于是便有了他心目中的乡愁一词;便有了钟文主的散文《老屋小院》(西江月2017年6月号)的质朴青涩的文字“……梦未醒,春色却已明媚。瓜豆们用嫩黄娇翠,欣欣喜喜 ,拥抱小院的春天,南瓜苗,丝瓜苗,豆角苗,豌豆苗,扁豆苗,嫩里嫩气,羞羞答答,小心翼翼地伸长脑袋,顺着竹林,顺着搭好的棚,攀爬于瓦檐,在大好的春光里,干自己该干的事,喜欢着自己喜欢,避尘世的喧腾热闹……”
离开了家乡,在繁华的城市娶妻生子,“落地生根”。故乡既在农村,并且又有了“乡愁”思维方式的钟文主,回顾自己的地理故乡 ,实在的故乡便不仅仅是地理的,必然也是文化的了。作家之所以谓作家,乃因其看事物的角度,不可避免地总是或远或近地体现着作家的视角。于是,作家笔下的故乡,遂有了作家之视角的文化意味——离不开对故乡热爱眷恋之深情。钟文主在2018年3月号《西江月》发表的《李花朵朵开》,就从作家的视角,深情地描绘生于此长于此的故乡不仅仅是地理的,也是地域文化的。“……乌峡,两峡谷,山色如黛,每年这个时候,李花怒放,山之一隅,白茫茫一片,犹如白雪覆盖,绕过一片稻田,跨过一条小河,费了些许周折,到了所在,远远望去,山脚边,一抹淡的,如雾似云又像雪,若隐若现,看来李花还是不惧严寒,应景地开了……李花,花朵很细,适合近观,否则看的是云雪一片,未完全绽放时,带些桃红,绽放后,每朵均有五片花瓣,花蕊金黄,盛开之时,泄露按捺不住的温馨与欢喜……”《李花朵朵开》看似只是描述李花娇骄的特性,其实是在对故乡的往事回顾。“去年今日,今年今日,依然是寂静的村子,依然是悄悄开放的清白的李花,其实,从冬天到春天,时光的轮回,无非是从一朵开走向另一朵花开罢了。感激的是满怀春意,因了这花开,仍在……”使读音在阅读中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回顾越发热烈,其心目中的地理之故乡与其精神之故乡便越来越重叠,最后成为用记忆的显像液印在一起的,不论是出生地的故乡,或是如今生活和工作的所在地,都是有着深厚感情的“家”。在钟文主的笔下,字里行间皆可使人感受到他对故乡以及故乡文化传统与习俗的浓浓眷念。
在今年4月号《西江月》发表的《又见木棉花》中的描述“一处在中学母校,气宇轩昂的长在大门口的那一株,岁岁年年,花开如期,激情燃烧,那一树顶天立地,一树的壮士风骨,每年都鼓舞着莘莘学子的士气和斗志,成为母校奋发向上的象征。一处在鸳鸯秀水,人间三月,江水澄碧,春色如画。江岸的那几株高大庄严的木棉树,火烈怒放,祥云千朵,生机盎然,红花碧水,白云蓝天,虹桥楼宇,交相辉映,因为这花开,这温情的山水城市,便多了不少侠骨柔情,也装点了无数市民的春天缤纷美好的梦……”作者把对故乡与如今工作生活的“故乡”的热爱,通过两地“木棉花开”的美好描述,把地理之故乡成为自己精神故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或许,这正是作者想告诉读者的关键,实在的故乡不仅仅是地理的,也是心理的。作者的这些创作理念,在《诗意梧州》(西江月2017年11月号)、《白云山之夜》(西江月2018年1月号)等作品中,都充分地予以展现。
此外,钟文主的散文作品还具有一种柔美散文语言下的哲理思考,使读者在浮躁之中宁静地思考人生,在感官兴奋的同时,获得心灵的喜悦。
《诗意梧州》《白云山之夜》,都是抒情散文,作者怀着对景观事物的一种欣赏的平常心,通过质朴的叙述来抒情。“小院的春夜,是被如潮的蛙声包围着的,也是被清欢的食物味道笼罩着的,白米饭,南瓜苗与黄花,若干家常小菜,简简单单,朴朴素素,满是人间烟火,家乡的味道,在清静的小院飘散,那种尘埃落定的归属与安心,无论走多远,都念念不忘,成为一生的记忆。”在《老屋小院》,作者把乡间院落的自然环境写照,描述得自然而然,字里行间看似平常,但用得恰到好处,使老家小院源于自然的美跃然纸上。
在钟文主的散文世界里,给我们展示最多、最令人神往的,是大自然。在我看来,如果你阅读他的随笔散文,你就会深深惊叹于他在对待自然、人生,甚至尘世生活的态度方面,是那样的平静、平和、客观、热情和善良,“触景生情”的是满满的幸福臆想。无论是人物人性的开掘,还是对风光景观的状写,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作者的“用心”思考和“用心”表达。“那缀在枝丫上的一朵朵,硕大骇人,五瓣花冠,椭圆状倒印形,叠叠有序,敦厚肉质,沉实安详,蕴藏力量,那耀眼的红色,火烈烈,犹似红曲酒,哗啦啦,倒入粗瓷碗,不讲理,都很壮美。”(《又见木棉花》),作者不露痕迹地把自然情态描摹得出神入化,也让读者充分地体现到大自然生命的壮美。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谢韵通讯员周贤军陆宏敏)市民不难发现,在梧州市部分超市出口附近,常见有开展“凭超市购物小票可以抽奖”的珠宝销售专柜,但抽奖所得的珠宝,其质量却并非销售专柜宣传的那么好。日前,梧州市工...
梧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梧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