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电击除颤百次救其一命
本报讯 在影视剧中,在患者心脏骤停濒临死亡的紧张时刻,医生大多会用除颤器电击病人胸部,然后快速进行胸部按压。通常,一位患者被除颤五六次,如果还没有起死回生的迹象,医生就会宣布死亡,但日前在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重症医学科二区,一位恶性心律失常的女士,连续一个多星期内,每天出现心室颤动数次,医护人员为她电击除颤累计近百次,终于将她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医护人员共同协作奋力抢救患者
47岁的肖阿姨在一个月前突然出现气促,活动后,症状更加明显,还会咳嗽。当时她到其他医院就诊,医生以为肖阿姨是感冒,便按感冒处方进行治疗。肖阿姨的症状虽然有好转,却觉得体力明显下降,稍有活动便会气促。
为了进一步确诊情况,肖阿姨来到市红会医院心胸外科住院治疗。该科室医生询问病史得知,肖阿姨在十年前曾做过二尖瓣置换手术。经过检查诊断,患者患有心功能衰竭、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及肺部感染,而且病情已十分严重。就在住院期间的第二个晚上,肖阿姨突然出现心室颤动,呼叫已没有反应,全身发绀,血压已测不出来,该科室医护人员立即为她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并迅速将患者转入重症科医学二区继续抢救。
重症科医学二区医护人员立即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持续进行心肺复苏、除颤器仪电除颤和药物注射等抢救。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患者还没有恢复自主心跳和呼吸,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的医生额头上已经沁满了汗珠,科室里弥漫着近乎窒息的紧张气氛,但医护人员没有松懈,仍坚持奋力抢救。
一个半小时候后,肖阿姨的心脏终于恢复跳动,医护人员本以为抢救成功可以松一口气了。却没想到,挑战还在后面,患者反复出现心室颤动,医护人员继续为其除颤抢救,同时将患者作为密切监护病人。全科室医护人员共同协作,为患者电击除颤累计近百次,并请心内科、心胸外科等专家进行会诊,在患者心脏安装了临时起搏器并进行复率和药物治疗等综合处理。一个多星期后,肖阿姨的病情逐渐平稳了,没再出现心室颤动,顺利度过危险期并转回普通病房。
心室颤动后1分钟内为黄金抢救时间
据了解,由于人体心室是为全身供血泵血的主力,一旦发生颤动,其泵血能力即刻消失,此刻即使心房能够运动,也是无可奈何,因为人体供血的发动机已经停摆。所以,心室颤动必须视同心跳停止处理,立即心肺复苏,并尽早电击除颤,若不及时抢救,会导致患者死亡,其危险性非常大。
市红会医院重症医学科二区副主任医师陈泽宇介绍,患者心脏功能差,心脏衰竭,加上血培养中发现细菌,综合各种因素导致了患者出现反复心室颤动症状。如一天内出现2次心室颤动症状,患者死亡率是极高的,其后1分钟为抢救的黄金时间。而患者当时每天反复出现室颤数十次,面对如此猝不及防的凶险病情,科室经过协调后,专门安排一名当值护士每天寸步不离地守护在肖阿姨身边,只要她出现心室颤动,医护人员在最短时间内轮番上阵为她电击除颤。由于电击次数实在太多,患者的胸部皮肤已经被灼伤。“电击除颤产生的强大电流,正常患者只能承受五六次,如果不见效,患者就很难抢救过来了,可是她每次都能活过来。我们觉得只要有希望,就不能放弃。”陈泽宇说。
陈泽宇表示,像肖阿姨这样数天频发心室颤动的是非常特殊的病例,虽然她已命悬一线,但每次需要抢救的时候,大家都全力以赴,没有人想过放弃,每一个医护人员,都在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手段,齐心协力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尽力挽救患者的生命。(陈小汀)
新闻推荐
■吴家宁城乡环境状况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形象,更展示了一个地方为民服务的政务水平和市民的精神风貌。近年来,依托“城乡清洁工程”“美丽梧州·清洁乡村”等整治行动,梧州市的城乡环境得到了改善提升...
梧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梧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