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三包”重在监管贵在坚持

梧州日报 2018-04-16 09:13 大字

文 武

近日,梧州市制定了市容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书,要求各街道、社区建立责任制,落实定人、定岗、定责,逐层签约明确和履行责任。

其实,梧州市也曾对“门前三包”责任区划分、责任承担等问题有明文规定,但是,长时间以来,虽然管理部门下了很大的力气进行整顿,但一些商铺打起“游击战”,出现责任落实不到位等情况。遇到检查便干净整洁,检查一过又恢复脏乱差现象,“门前三包”责任难以真正落实到位,城市的环境卫生受到影响和破坏。

或许有人要问,城市管理的队伍不断扩大,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脏乱差问题却依然存在,为什么呢?归根到底,就是市民的认知和参与的问题,而梧州市现在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能最有效地集聚群众力量,动员千家万户,鼓励千店万铺,自扫“门前雪”,保一方整洁干净。在城市越来越现代化的今天,笔者认为,“门前三包”责任制这一传统法宝不但不能丢,而且应该强化,大力推进。

如何使“门前三包”工作常态化?关键在于监管部门敢于亮剑、勇于担当。首先是严格责任追究。加大对“门前三包”落实不力责任单位和个人的处罚力度,对屡教不改、问题较多的商家,该罚的要罚。对屡教不改、违反“门前三包”管理规定的责任单位和个人,属于商户的,由相关部门责令停业整顿;属于单位和职工的,按照程序采取相应的组织处理措施。对认真履行“门前三包”责任制的单位和经营户,也有必要进行奖励。同时,要注重创新方式方法,选择若干重要繁华路街启动“门前三包”管理示范街综合整治行动,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以点带面推进“门前三包”责任制在全市主要街路全面铺开。

同时,加强日常巡查并定期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开展视察活动,对临街门前和责任单位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等情况进行评议,督促整改工作落实。推行市区路段长创建工作巡查责任制,及时掌握各路段“门前三包”责任制的落实情况,督促城管等执法部门依法予以纠正和查处。建立健全“门前三包”岗位责任制,加强动态管理,要求各责任单位和部门与辖区内新增单位和经营户签订责任书,责任书全覆盖,对更换业主或其它原因新开业的门店及时补签责任书和“门前三包”双向承诺书。建立完善引导广大经营户、商家开展相互监督和自我约束的工作机制,真正发挥市民的主体作用。

当然,“门前三包”作为常态化工作,贵在长期不懈地坚持。我们不但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同时还要加强广大沿街商家、单位的长期宣传教育,让他们了解“门前三包”、支持“门前三包”,自觉履行责任义务的意识,确保“门前三包”工作顺利开展。与此同时,更需要相关管理部门统筹规划,加大经费保障,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明确权责分工、强化奖惩措施,不搞形式,不走过场,确保实实在在的效果。

新闻推荐

入园进企建立定点联络制 市行政审批局开通“政务服务直通车”

本报讯(记者柳双通讯员刘钊夏)记者从市行政审批局获悉,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实现园区政务服务大提升,该局于近日联合发改、民政、国土、住建、水利、人防等部门,开通“政务服务直通车”入园进企,上门为...

梧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梧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