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穿街过巷到自来水站挑水

西江都市报 2018-04-13 15:17 大字

20世纪80年代前,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以及种种原因,梧州市河东老城区除了小部分居民家庭安装有自来水管外,大多数居民家庭都没有安装自来水管,所以当年市区大街小巷都有由梧州市自来水厂设置的自来水供应站,方便居民前来打水、挑水。

当年,市自来水厂委派各个街道居委会指定一些居民小组的组长或街道居民,负责代理出售自来水牌。这些自来水牌是用竹片制成的,每只水牌顶端都钻有一个小圆孔,以便居民到自来水站打水时,再挂上水牌再开闸取水。当时,每只水牌售价1分钱。

居民到自来水站打水,要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排队,轮到自己时,应自觉把自来水牌悬挂于自来水站的一块木牌的铁钉上,然后再开闸取水。待自来水装满两只水桶后,要把自来水牌放入已加锁的一个木箱或钱箱中,才能把水挑回家,倒入自家的水缸内,供一家人生活使用。

每个自来水站大都安装有两个水龙头,可以同时打开,让自来水流入两只水桶中。而居民也多使用木板制成的水桶来挑水。那时候,实行的是“自觉遵守,互相监督”制度,由于每担水仅售1分钱,因而极少听说过有人伪造自来水牌或不挂水牌就取自来水之情况。

挑水的日子,对于住在地层的居民不成问题,可住在二楼以上的居民,到自来水站挑水就感到诸多不便了。因为那时,河东老城区很多都是古老建筑砖木结构的老屋,楼上都是用木板来铺设地面的,挑水时,如果稍微不小心洒出,这些水就会渗漏至下一层楼,所以每次挑水,大家都格外留神,唯恐把水洒漏到下一层楼的邻居家,有损邻里和气。

如今,这些岁月早已过去,自从自来水管铺设到各家各户之后,到自来水站挑水回家使用的日子,也成为老一辈梧州人茶余饭后追思的往事了。(梁秋湄)

新闻推荐

骑楼城大面积排险 工人细心施“小手术”

本报讯(记者陈凡)近日,有细心的市民发现,梧州骑楼城正悄然发生变化,开裂、松动的外墙装饰物逐渐消失。4月11日,记者从梧州市骑楼城管委会获悉,今年年初开展的骑楼城安全隐患排险工程持续稳步推进,目前大...

梧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