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做“微商”,创业与学业如何平衡 ?

西江都市报 2018-02-26 15:52 大字

你今天收益了么?(设计对白)

“微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而兴起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时至今日,这种新型商业模式更是打开了一片新的区域——高校校园,不少在校大学生在“微商”市场火爆的宣传诱惑下投身其中。然而,做“微商”过程中,不少在校大学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微商”给在校大学生带来的是创业梦想还是困扰?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本报记者 万立平 实习生 黄纪蓉

做“微商”一学期挂科两门

“去年6月份,我看到一个学姐在朋友圈卖睫毛增长液卖得风生水起,就买了一盒来用,觉得效果不错,想着反正自己也要用,干脆就做起了代理。”李夏(化名)是桂林人,目前是梧州学院一名大一学生,半年多前,她加入了做“微商”行列。

然而让李夏想不到的是,刚开始时,真正买她产品的人并不多,甚至出现了囤货亏本的情况。为了扭亏为盈,李夏通过学习经营和产品宣传,改变了销售思路,并成了全国总代级别的代理。

目前李夏靠做“微商”每个月可以赚到2000元左右,“不过这2000多元钱,并不是纯靠卖货所赚,还包括靠招代理赚取商品差价的收入。”

然而,做“微商”小有成绩后,李夏却因此影响了学业。李夏表示,为了能赚更多的钱,她常常要花费很多时间在做“微商”上面,因而在大一上学期期末考试中,李夏竟有两门课程不及格。

做“微商”让亲友不堪其扰

“感觉自己做‘微商\’,做得连知心朋友都没有了。”大学生小晏(化名)在身边同学的影响下,也成了一名“微商”。

然而,做“微商”却让小晏感受到了无奈。刚开始时,小晏在朋友圈发的商品信息基本没人问津,为了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小晏建起了微信群,将所有的同学、亲人、朋友都拉进去推销产品,让亲友们不堪其扰。

“有些同学知道是卖产品的,便纷纷退群,或者屏蔽我的朋友圈,把我删了都有。”小晏感到很沮丧,自己的朋友圈也慢慢变成了“微商”同行的信息交流地,私密的朋友圈变成买卖的“菜市场”,这让小晏觉得自己做“微商”,做得连朋友都没有了。

老师建议:大学生还是要以学业为主

记者在采访时也发现,目前校园“微商”缺乏监管。学校对于这一领域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

针对大学生做“微商”,梧州学院学工处的庄晏老师表示,“微商”属于创业的一种形式,目前不少在校大学生会选择做“微商”来创业,增加社会实践之余也能获得一定的收益。然而,在校大学生还是应该以学习为主,不要因为做“微商”而影响学业。“大学生做‘微商\’,虽然能够积累社会实践经验,为将来的创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大学生参与‘微商\’,仅凭创业激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应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权益保护意识,更要在法律法规的允许下和不违反校纪校规的情况下去积累认知方面的知识。同时合理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不要让学习和实践相冲突。”庄晏表示。

梧州学院的郑文锋老师认为,部分大学生做“微商”时为了追求利益会产生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惑,使人际关系变得更加狭隘。所以,他建议大学生还是以学业为重为好。

新闻推荐

模糊斑马线令人忧

近日,有市民向报社反映富民二路段的斑马线模糊不清,往来车辆不能及时减速。斑马线除了方便行人过马路之外,还有提醒司机减速的作用,可日渐模糊的斑马线给行人和车辆都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希望有关部门及...

梧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梧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