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既从“硬件”上完善交通设施,也从“软件”上引导行人车辆文明出行,才能共创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别让文明被“堵”在路上

西江都市报 2018-01-10 16:14 大字

↑2017年12月8日,一辆摩托车从文澜路隔离栏缺口处横穿马路。(资料图片) ←在市内的部分人行横道,升级后的交通信号灯带有显示屏与语音提示功能,可引导市民有序通过斑马线。(资料图片)

■记者调查

本报记者 陈雨燕

逢雨必堵、逢高峰期必堵已经成为城市交通常态。去年以来,梧州市相关部门为治理交通拥堵开出了“药方”,包括实行分道行驶、设置道路隔离栏、设置护学临时停车点等。

但这剂“药方”似乎并未发挥百分百的“药效”,许多时候,不少开车的司机、走路的市民依然被堵在长长的车流中进退两难。

禁停路段停满车

说起旺城广场周边的大学路、文澜路一带,相信不少市民都有这样的印象:路窄、人多、易堵车。毕竟这里短短的一段路就汇集了两所中小学校、一个大型商场,以及众多住宅小区、居民楼等。

除了日常的“小堵小塞”以外,每逢上下班高峰期、接送孩子高峰期则堵得更加厉害。为了缓解交通拥堵,梧州市公安交警部门将大学路旺城广场路段设为单向通行路段,并立牌标明该路段禁止停车。

但是,仍然有车辆逆行及占用行车空间、在道路两侧违章停放。2017年,在《西江都市报》和梧州零距离网络问政平台上,关于大学路旺城广场路段交通拥堵的热线报料、投诉反映就有数十条。

为了有效地对逆行、违停情况进行监管,市交警部门在梧州一中转盘路口至三云转盘路口路段,新增了智能电子交通监控设备,自动抓拍逆向行驶、违反禁令标志(标线)等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即便这样,乱停车、逆行的情况仍然时有发生。

1月5日晚上6时许,记者走访大学路旺城广场路段发现,道路上行人与两轮车、小车、公交车混道而行,车辆前进速度缓慢。为了避让逆行的车流,正常行驶的车辆只能为逆行车辆留出一条通道,加上道路两侧停放的小车、三轮车挤占了行车空间,道路出现拥堵情况。晚上8时,记者再次走访大学路旺城广场路段,发现道路一侧停满了小车,禁止停车的路段成了临时停车场。

“人不让车”闯红灯

在市交警部门大力推动下,2017年下半年,梧州市区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的行为呈现下降趋势,不少司机养成“礼让斑马线”的文明好习惯。但当“车让人”初见成效时,行人蛮闯红灯的行为却让礼让行人的司机寒心,也让原本顺畅的车流“卡带”。

日前,记者在市区各大路口走访发现,部分不文明出行的市民无视交通信号灯指示蛮闯红灯,“截断”了原本顺畅行驶的车流。1月4日早上8时,正值上班高峰期,新兴一路的车流量较大,不少市民都赶在上班路上,记者在新兴二路与龙山路交界处的丁字路口看到,当龙山路口人行横道的交通信号灯亮红,车辆开始顺畅通行时,数名市民不顾交通信号灯的指示,直接冲过斑马线。见此情形,斑马线前方的小车司机只能停车让行,待这数名市民陆续通过斑马线后,再重新启动车辆。同样的情况,在西堤路、新兴三路等道路也时有发生。

“原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多走几辆车,但遇到闯红灯的市民,司机不得不停车避让。这样一停一等一启动,中途浪费了时间,也影响了车辆通行效率。平时我们礼让行人,但闯红灯的行人似乎不为司机着想。”出租车司机黄鸣坦言,蛮闯红灯的不文明行为加剧了城市拥堵,也令平时礼让行人的司机心堵。

“跨栏”横穿任意行

有人行横道的地方,一些市民会闯红灯,而在没有人行横道的地方,一些市民就“跨栏”过马路。

2017年11月,在新兴一路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对出的机动车道,市交警部门拆下了此前安装的高度为90厘米的道路中央隔离栏,换上了110厘米高的隔离栏。原因是90厘米高的中央隔离栏能轻易让行人“跨栏”而过、横穿马路。就在日前的采访中,记者发现,每到中午时分,这一段路上“跨栏”过马路的市民并不少,原本可以顺畅通过该路段的机动车辆只能不停避让,存在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

为了有效减少行人“跨栏”横穿马路的现象,市交警部门已将新兴一路广汇电器城对出至新兴一路与文澜路交界处的中央隔离栏改为110厘米高。

如果说90厘米高的隔离栏可以跨过去的话,那么对于110厘米高的隔离栏,有的市民则直接把它搬开,“创造”空间供自己横穿马路。2017年11月至12月期间,文澜路旺城广场路段的可移动式中央隔离栏就经常出现缺口。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这是因为有的市民为了贪图方便,自行挪动可移动式隔离栏横穿马路,既造成了损坏,又产生了安全隐患。

为何“药方”难以真正解堵,我们到底被堵在了哪条路上?这些问题值得深思。一些受访者认为,“治堵”,光靠完善交通设施和出台管理措施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关部门强化管理,确保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管理手段。而更重要的是,要采取措施,引导市民文明出行,减少人为添堵现象。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

让执法过程透明可监督

采访对象:梧州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苏翠杰

“车辆随意跨越双黄线、两轮车不按车道行驶、行人闯红灯……这些不文明交通行为怎样处罚?作为执法者,交警在处理这些不文明交通行为时,要有法可依,执法过程也要让市民看得见。”梧州市人大代表、广西顺风钛业有限公司职员苏翠杰如是说。

苏翠杰认为,过去,道路交通管理的侧重点偏向对机动车违法行为的查处,造成了部分非机动车驾驶员与行人随意的交通参与态度。因此,市交警部门需要创新警务模式,当面对不文明交通行为时依法依规开展专项整治,不仅要加大对严重危害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还要改变以往对机动车驾驶人严管、对非机动车和行人松管的做法,不光处罚违反交规的驾驶人,还要处罚有不文明交通行为的行人,让所有道路交通参与者认识到不文明交通的危害。

“交警部门对于不文明交通行为的处罚,大部分人都能理解,但仍有小部分交通参与者认为交警处理的目的就是罚钱,存在对立情绪。”苏翠杰表示,要切实改变这种观念,就要让执法者有法可依、让执法过程透明可见,要让市民对执法过程“看得见、摸得着”,从而引导市民树立文明出行理念。

引导文明出行的风气,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才是“治堵良方”。这需要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让执法者有法可依,当面对不文明交通行为时,能依据明晰的交通法规进行处置;二是让执法过程可监督,让市民看得见、感受得到执法过程;三是用行之有效的方式帮助市民树立文明出行理念。

着力完善城市智能交通布局

采访对象:政协梧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李昕洪

“智能交通有利于促进市民文明出行。”政协梧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李昕洪认为,造成不文明交通行为的原因是多样的,除了部分市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外,城市交通布局不够智能、不方便出行,也是引发不文明交通行为的其中一个原因。因此,相关部门不仅要加大对交通安全意识的宣传力度,还要着力完善城市智能交通布局。

李昕洪表示,科学规划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可以从市民最常接触到的智能斑马线出发。“例如,在智能斑马线旁设置电子语音提示牌,提前提醒过往车辆避让斑马线上的行人,并通过电子眼对不避让行人的车辆、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进行抓拍等。通过智能交通系统,促进市民不断增强文明出行的意识,带动全社会文明出行,营造良好的文明出行氛围。”

新闻推荐

校园环境要安静也要安全 政协委员建议:全市各部门共同努力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在科技、教育、科协界别的分组讨论中,校园环境的安静与安全问题成为各位委员关注的焦点之一。如何维护校园高质量的学习环境也是不少学生与家长关注的焦点。来自教育界的政协委员张剑松,在梧州高级...

梧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梧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