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汇丰\’如今仍以家族形式经营”
记者采访广汇丰茶行有限公司的刘伟才(左一)和刘俊光(左二)。苏爱清 摄
讲述人:刘俊光(60岁,马来西亚茶叶商会署理会长、广汇丰茶行有限公司董事,现居吉隆坡)
“广汇丰”是我曾祖父刘大志创办的。1905年前后,他从广东老家来到马来西亚,先是做小贩卖些种子、农具、化肥等农资产品,后来制作脚踏车来卖,慢慢在吉隆坡扎根下来。到了1928年,他买下店面,创办了“广汇丰”,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时候,把我祖父刘天隆和叔公刘天昌接到了吉隆坡。
刚开始的时候,“广汇丰”主要卖农资产品。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马来西亚的锡矿开采业兴旺起来,很多商人都去开矿,我们“广汇丰”也在怡保买了几个矿场开采锡米。我们还在吉隆坡办了几个农场,出产一些猪肉、鸡肉及鸡蛋等农副产品。因为吉隆坡附近的金马伦高原有很多茶园,所以当时我们也在金马伦收购一些茶叶运回“广汇丰”,炒成绿茶和红茶出售。在1954年前后,我们申请了自己的茶叶商标,叫做“青山茶”,专门用来销售绿茶。
因为当时马来西亚锡矿的矿工都喝六堡茶,我们考虑到“广汇丰”已经有了制茶卖茶业务,就进一些六堡茶试卖,结果卖得很好,于是“广汇丰”直接从中茶梧州分公司进口六堡茶。从1957年开始,中国内地每年举办两次广交会,我们茶行转而从广交会上向中茶公司订购六堡茶。
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我们进口经销的六堡茶越来越多。因为我们自己开办有锡矿场,所以进口的六堡茶一部分卖给其他店铺茶行、茶楼酒楼和矿务公司,一部分留在自己的锡矿场里使用。当时,我们的矿场里备有两种饮品:一种是六堡茶,另一种是白开水。管理人员很多都喝白开水,而工人们吃完早餐后都喝六堡茶,之后还要拿一个茶壶装满茶水带去工作。那个年代,干粗活的人普遍喝六堡茶,因为这种茶茶性温和、不伤身。
20世纪70年代以后,“广汇丰”关闭了锡矿,后来农场也不做了,专门做茶叶生意。当时,我们除了在梧州中茶公司(即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广西分公司梧州支公司)进口六堡茶以外,还在香港进口六堡茶。那时候,香港很多茶商用地下室制茶,我们从“义安”的姚老板(即姚计)那里进了不少茶叶。后来,我们也向“永生祥”订了一些货,我记得前几年,还碰见过这家茶庄的司徒老板(即司徒法)。
以前的通讯方式很落后,我们要靠打电报和梧州中茶公司联系。当时的电报每个字由四个字符组成,我们要去电报局对照电码本,把要发出去的每个字所对应的字符找出来,这样电报员才会帮我们将电报发出去。而且,当时的电报按每个字来收费,我们要在最短的字数内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很不容易。再者,当时梧州中茶公司也不是向每个企业直接供货,想要跟他们合作还要每年通过一定的销售量指标考核。不过,当时只要能够把合同签下来,就等于拿到了进口代理权,可以有货批发给其他经销商或茶楼酒楼,这种生意有很大的市场。
另外,当时我们的六堡茶生意做得很好,因为吉隆坡很多人喝“唐人茶”,这种茶又叫做“雪茶”,就是在六堡茶里加冰块,所以我们门店零售卖出的六堡茶也不少。
以前,中国内地出口到马来西亚的六堡茶有很多家进口代理商。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这段时间,中国内地出口到马来西亚的六堡茶,由“广汇丰”“联隆泰”“南隆”“裕生祥”“广福源”这5家“头盘商”经销。当时,六堡茶在马来西亚的市场销售量、销售价格、销售对象等事宜,都由这5家“头盘商”商议决定。
我在1988年进入“广汇丰”工作,当时马来西亚的经济环境不是很好,就业方向不是很理想,我阿爸叫我到“广汇丰”接手他的业务。我到了“广汇丰”后,每年都参加广交会,和梧州中茶公司洽谈订购六堡茶。20世纪八九十年代,马来西亚很多商家都去参加广交会,每次都有几百人,需要组团包机。20世纪80年代,吉隆坡和广州之间还没有直航,我们要包机先飞到香港,然后坐火车去广州。后来,吉隆坡和广州之间有了直航,我们的包机才直飞广州。当时参加广交会的客商必须持有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发的邀请函才能办理手续入境,而且由于参会的人太多,入住酒店的客房经常要提前一年预订。不过,无论如何,商团里都会有“广汇丰”的参会名额。
我所在的这个家族支系里,和我同辈的兄弟姐妹有8人,其他人都从事其他行业,只有我接手了茶叶生意。我们是一个大家族,1980年整个家族聚会的时候,到场的家族成员坐了40多张桌。现在,我们“广汇丰”依然从事茶叶生意,仍以家族形式经营,我会继续把家族生意延续下去。
“培养年轻消费群体更好地传承中国茶文化”
讲述人:李渭娟(40岁,广汇丰食品有限公司经理,现居吉隆坡)
我和丈夫刘振翔是大学同学,以前我们都从事广告设计行业。2003年,我进入“广汇丰”工作。我觉得茶叶行业是一门传统行业,没有年轻人接班就会逐渐消失,更何况“广汇丰”是一个茶叶世家,更需要有后辈接力经营。
刚进入“广汇丰”,我和丈夫一样,都是先从基层做起。2005年,我丈夫调到总部门店后,我接手负责“广汇丰”茶叶工厂部的管理工作,现在工厂部已经有将近20个员工,主要负责加工包装茶叶、送货、推销等业务,有时候也要开展一些茶叶促销活动。
一直以来,在马来西亚的茶叶市场,中国茶所占比例不是很大。马来西亚这里的人都喜欢买红茶回去制作奶茶、“拉茶”,西式红茶更是深受本地人喜爱。所以,“广汇丰”销售得更多的还是西式红茶这一类茶叶,现在我们工厂部加工包装的产品以红碎茶为主,这些红碎茶大部分产自马来西亚本地。
当然,我们工厂部也包装加工一些六堡茶。因为从中国进口的茶叶价格比较贵,等级高的六堡茶发货的时候已经做好了包装,所以直接就能进入“广汇丰”总部门店销售,而我们工厂部负责加工的都是散装的六堡茶,我们把这些六堡茶做成抽真空的小包装茶叶,每个小包里装入5至10克茶叶,便于冲泡,价格也相对低廉。这些小包装六堡茶不仅很多中小型餐厅喜欢订购,还进入了马来西亚的各大超市,在超市的销量很大。很多本地人喜欢将这些茶买回去泡开加冰块做成“雪茶”。每逢端午、中秋、春节等节日,就是这种小包装六堡茶销售的旺季,我们也会开展各种相应的促销活动。例如在中秋节,很多本地人都喜欢到超市购买我们的小包装六堡茶回去冲泡,配上月饼一起赏月,这已经成为他们中秋赏月的标配,所以,我们会推出买茶送月饼或买月饼送茶的活动。经过促销,旺季时我们每个月都能卖出5吨左右的小包装六堡茶,只有到了三、四月份的销售淡季,我们的小包装六堡茶销量才会减少一点。为此,我们还研发了自己的茶叶品牌“萌帝”,用于小包装茶叶的销售。
因为我和丈夫大学所学专业都是广告设计,所以我们都比较注重茶具的配套使用。现在,我们每年都会去广州参加各种茶展,购买一些有特色的茶具。我去广州参展的时候,曾经仔细观察和研究广州人的饮茶文化。我觉得中国内地的茶客才是真正懂喝茶,他们喜欢慢慢品饮甚至品鉴,而马来西亚人喝茶纯粹为了解渴。中国内地喝茶的人群中很多是年轻人,而马来西亚这里喝中国茶的大部分是老人。不过,如今马来西亚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六堡茶,而且关注六堡茶的人群有年轻化趋势。我们到各地参加茶展的时候,都会有一些中、青年人前来询问是否有陈年六堡茶出售。
我觉得时代在进步,茶叶这个行业也要与时俱进,才会有生命力。如今,马来西亚大多数年轻人还是不喝传统的中国茶,认为这样喝茶慢悠悠的。他们很少舍得花时间和金钱去品饮中国茶,而速溶茶、茶包、袋装茶这一类快速茶饮产品,以及花茶、养生茶之类的茶叶衍生产品的市场销量却很大。我觉得,我们应有创新意识,要跟上时下年轻人的生活节奏,不妨将中国茶做成速溶茶、茶包、袋装茶这类产品,将年轻人吸引到饮茶的人群当中,培养他们饮茶的兴趣,然后,他们自然而然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饮茶方式。我们只有培养起一批批年轻的消费群体,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国茶文化传承。
为了在马来西亚培养更多的年轻人消费群体,我们一直在尝试各种方法,也收到了一定成效。比如,我们从梧州中茶公司进口的桂花六堡茶,在马来西亚市场销售反响很好。另外,我们建设的新茶叶加工厂即将投入使用,这个加工厂项目是我负责的,主要从事茶叶的包装加工,准备继续扩大生产规模。我一直在考虑,新工厂投产以后能否建一条包装生产线,将六堡茶的茶粉做成茶包推出市场,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群体喝六堡茶。
(采写:本报记者 苏爱清 杨麦龙天传)
新闻推荐
12月29日上午,中国农业银行梧州分行、梧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举行《农行代理收缴梧州市交通违法罚没款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并启动系统上线。据了解,该缴费系统上线后,市民可以通过点击“广西梧州交警...
梧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梧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