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20世纪30年代,广东江门的黄星海迫于生计,作别妻儿远赴南洋,没想到竟开启了一段横跨太平洋两岸的六堡茶制销传奇 江山代有才人出 盘虬老树发新枝 余音篇

西江都市报 2017-12-28 16:14 大字

黄新在位于香港的茶叶发酵仓库前接受记者(中)采访。 苏爱清 摄如今,安发行茶庄的员工在包装茶叶。杨麦 摄20世纪80年代,黄长安在安发行茶庄开设在百货商场的专柜里摆放茶叶。杨麦 翻拍 “荣发号”茶行以前出售的普洱茶 黄成太供图黄新与朋友在泰国开设东升茶业两合公司,此为该公司生产的六堡茶。苏爱清 摄“安发行”曾经售卖的“孖公仔”六堡茶杨麦 摄↑安发行茶庄的仓库 苏爱清摄李麦莲如今仍在安发行茶庄门店照看生意。 杨麦 摄

采写:本报记者 苏爱清 杨麦龙天传

一条“茶船古道”穿越百年,纵横万里。在时空的经纬交织之中,无数与六堡茶结缘的茶叶世家突破兴衰藩篱,以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薪火接力,在“茶船古道”这出历史大剧里闪亮登场,演绎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

这些精彩故事里,有一个家族的传奇相当独特。这个家族从六堡茶的销售做起,进而介入六堡茶的制作,然后产销结合,形成了一个横跨太平洋两岸的六堡茶销售网络。在不同的历史时段,这个家族又衍生出“合荣”“荣发号”“东升”“安发行”“河阳茶号”等众多字号,在六堡茶发展史上留下强力印记。经过了数代人的传承,这个家族至今仍大量制作并在世界各地销售六堡茶。

这个家族的故事,还要从20世纪30年代说起……

产销链条初构建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社会动荡,民生困顿,广东江门的黄星海迫于生计,忍痛告别了家中的妻子和三个儿子,远赴南洋谋生。

没想到仅仅过了几年,抗日战争爆发,随后江门沦陷,黄星海与老家的妻儿失去了联系。黄星海的二儿子黄新,如今已是85岁高龄,但对于年少时的动荡生活记忆犹新。黄新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他和另外两个留在江门老家的兄弟东躲西藏,生活颠沛流离。

相比中国,此时的新加坡相对平静,而且因为之前大量华工涌入,市场消费得以维持。

当时,新加坡的茶叶市场相当兴旺,茶叶来源却非常紧缺,主要靠香港方面供给。黄星海有个妻兄在香港经营一家“光荣”杂货店。看到了这个契机,1940年,黄星海和其妻弟合股,在新加坡成立了“合荣土产公司”,通过“光荣”从香港将包括六堡茶在内的一些土产运到新加坡销售。黄星海家族与六堡茶的交集就此开始。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黄新三兄弟回到了江门老家,并与黄星海重新取得了联系,然而,这时的黄星海已在新加坡另组家庭。为了解决黄新三兄弟的生活问题,黄星海先是托人将他们带到广州读书,1947年前后又托妻兄将他们带到香港谋生,并寄来本钱让黄新三兄弟在香港成立“荣发号茶叶商行”,专门从事茶叶收购与制作。

在黄星海妻兄的指导下,黄星海的大儿子黄松森当起了掌柜,负责外出联系业务,二儿子黄新跟随舅舅学习制茶,三儿子则负责店里的各种杂务。黄新回忆说,当时“荣发号”除了直接购买六堡茶外,也在香港及周边地区收购 “散茶”(原料毛茶)自行制作六堡茶,收购和制成的六堡茶都装船运到新加坡,交给“合荣公司”销售。这个家族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之间的六堡茶制销链条,就这样构建起来。

远赴异国建茶厂

此后十年,时局几番变迁,中国内地实行公私合营,茶产业实施统购统销政策,对香港的茶叶出口由德信行统一代理,德信行再在香港选择多家“头盘商”进行分级销售。这时,市面上的成品茶和毛茶骤减,香港茶叶市场进入到了整合淘汰阶段,很多茶行因此歇业倒闭,“荣发号”也举步维艰,只能是四处寻找能够制茶的原料,努力维持着六堡茶的加工制作。

1957年,是年25岁的黄新羽翼已丰,他离开了“荣发号”,与朋友合股创办了“广信”茶行。过了一段时间,黄新又转让了“广信”茶行的股份,离开香港前往泰国北部的清迈,和朋友一起合股创办了“东升茶厂”制作茶叶。当时,泰国北部的茶叶原料充足,黄新就在当地建设制茶工厂,收购茶叶进行加工,并放置于山洞发酵。“东升茶厂”制成的六堡茶和普洱茶全部运回香港,这些茶叶多数在香港销售,也有一部分发往新加坡供给黄星海的杂货公司。此时,经过股份转让整合,原来合股经营的“合荣”已经变成了黄星海独资经营的“新荣发”。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新在泰国北部的制茶事业越做越大,“东升茶厂”改名为“东升茶业公司”,并吸引了“鸿泰昌”的老板马学富前来与其洽谈合作。于是,“东升茶业公司”变成了“东升两合茶业公司”,双方合力扩大生产规模,继续把在泰国生产的六堡茶和普洱茶运到香港地区及新加坡销售。

“东升两合茶业公司”在泰国生产的茶叶被统称为“泰茶”。如今,马来西亚怡保的大东茶行仍然收藏着一些用麻包袋包装的大竹箩踩压六堡茶,麻包袋上赫然印着“东升两合茶业公司”的生产印记,这无疑是这段历史的最好注脚。

20世纪70年代初期,黄新结识了香港新华水产公司的职员陈自重。那时候,新华水产公司主要在香港地区和越南之间从事海鲜运输业务,因此,与陈自重的相识,便成为黄新做大茶叶生意的又一个契机。

据黄新的堂侄黄成太介绍,黄新曾向他忆述当年自己在海外制茶的整个过程,谈及越南发展的初衷,黄新坦言新华水产公司的这条水路航线是关键因素,因为越南有大量茶叶,利用航运方式将加工制作好的茶叶运到香港销售,可获得较大收益。

世事逼人。就在此时,和黄新合作的马学富先是在泰国遭遇绑架,后又因车祸丧生。20世纪70年代后期,早已萌生退意的黄新毅然离开泰国前往越南河江,创办了“河阳茶号股份有限公司”。此时越战刚刚结束,越南经济百废待兴,在当地投资建厂成本不大。于是,黄新在河江建起了制茶厂,收购当地的原料制作包括六堡茶在内的各类茶叶,同时在香港建立储存仓库,通过与陈自重合作,利用新华水产公司的船运渠道,把“河阳茶号”生产出来的茶叶运到香港储存陈化后再行销售。

“阿叔(即黄新)曾告诉我,当时由于交通不便,他有时还要跟随当地驻军乘坐坦克上山收茶制茶。”今年,黄成太受访时谈及黄新在越南制茶的情况,专门介绍了当中的一些细节。

家族生意更兴旺

历经岁月的洗礼,由黄星海牵头构建的家族生意越做越大。

就在黄新勇闯异国拓展自己的制茶生意时,留守香港的黄松森也努力壮大着“荣发号”。除了从黄新处购进加工好的茶叶外,作为香港茶界“二盘商”的“荣发号”,也能从各个“头盘商”手里获得成品茶货源。永生祥茶行有限公司曾是香港一家茶叶进口的“头盘商”,该公司会计经理郑永琨在1970年入行,他回忆说,当年“永生祥”从中国内地进口的很多六堡茶都卖给了“荣发号”,所以他和黄松森相熟。

而在另一端的新加坡,黄星海在当地结婚生下的儿女们逐渐成长起来,他们协助黄星海经营“新荣发”,使“新荣发”的茶叶生意得以传承发展。新加坡红星酒家私人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许国威介绍,红星酒家早期曾向“新荣发”购买六堡茶。

1970年前后,黄星海的第四个儿子黄长安成家后离开了“新荣发”,自己创办了安发行茶庄有限公司,专营向当地茶楼酒楼供应茶叶的批发生意,其经营的茶品中,很大一部分是六堡茶。而这些六堡茶,据黄长安的儿子黄国盛说,都由黄松森和黄新提供,其中黄新制作的“北泰茶”和“北越茶”,一度占“安发行”销售的黑茶类茶叶总量的30%左右。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此时,黄新再次展现出其对茶业发展机会的捕捉能力。他回到广东江门老家,建起茶叶储存仓库,把制好的六堡茶和普洱茶运回这些茶叶仓库储存陈化后再销售,使得“河阳茶号”在香港地区和东南亚名气渐响。

而“安发行”在新加坡的茶叶生意也风生水起。黄长安把茶庄搬到了临街的店面,同时经营茶叶的批发和零售生意,并进军当地各大百货商场和超市,开设专柜销售包括六堡茶在内的“孖公仔”品牌等各类茶叶。当时,“安发行”的客户并不局限在新加坡,来自马来西亚、印尼的商家也从“安发行”购进六堡茶。黄长安的妻子李麦莲至今仍然记得,在“安发行”的马来西亚茶行客户中,就有吉隆坡茨厂街的“天利行”。她说:“当时,‘天利行\’直接向我们下订单,每次下单都订几箩或十几箩。直到十几年前,‘天利行\’结束经营后,才不再从我们这里进口六堡茶。”

到了20世纪90年代,受到成本渐高等因素影响,黄长安结束了在各大百货商场和超市的茶叶专柜经营,但包括六堡茶在内的茶叶批发和零售仍在持续,“安发行”与黄松森、黄新之间的家族茶叶产销联盟也始终得以维系。

1997年,移民风潮席卷香港,黄松森一家随着这股风潮移民到了加拿大,同时带去的,还有“荣发号”的牌子及这家茶行存下来的陈茶。这些陈茶在加拿大的唐人街很受欢迎。黄成太说,如今“荣发号”在加拿大已经开设了三家门店,仍以销售陈茶为主,不过,执掌者已是黄松森的儿子。

江山代有才人出

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更新换代,保持活力,是世事发展的必然要求。

20世纪80年代中期,黄新从越南回到香港,仍旧从事制茶生意。为了保持茶品的质量,他多次到云南寻找和购买茶叶原料。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已近古稀之年的黄新渐渐觉得力不从心,殷切地希望有人传承自己精心创下的茶叶品牌,并把目光投向了与自己关系极好的侄子黄成太。

2001年前后,当黄成太再次到香港探望黄新的时候,老人正式向黄成太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此时的黄成太已在经营化工生意,但是,面对老人充满期盼的眼神,本来就对品茶和茶叶相关知识感兴趣的黄成太答应了下来。

从此,黄成太就跟随黄新学习各种寻茶知识和制茶技术,并在广东顺德创办了“一壶茶叶有限公司”,和黄新合作制茶藏茶,继续传承“河阳茶号”。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黄成太熟悉了业务,与“安发行”的合作更多地落到了他身上。此时,黄成太和黄新已经把茶叶的加工制作业务,以及大部分仓储藏茶转移到了广东、云南等地。

时光一晃又是十多年,“荣发号”在加拿大的六堡茶销售业务仍在开展,黄长安、黄新与黄成太之间的家族合作也在延续。到了2010年前后,黄国盛开始参与“安发行”的经营,并在2016年黄长安去世后接掌“安发行”,进一步强化了与其他家族成员之间的合作,使得六堡茶成为“安发行”长盛不衰的销售茶品。

在作出六堡茶产业将再次复兴的预判后,数年前,黄成太开始深入梧州的六堡茶区,提前布局六堡茶产销市场。他一方面大量收购茶农的六堡茶形成一定的陈化库存,另一方面与当地的茶叶种制大户及专业合作社合作,确保以后每年所需购进的六堡茶的品质与数量,为今后着重拓展的六堡茶生意夯实基础。

一代又一代的薪火传承,使得黄氏世家的“茶业大树”枝繁叶茂。这个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的家族故事,至今已经延续了80多年,但是,或许这还只是一个开篇,这个茶叶世家仍将继续书写传奇……

(由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冠名赞助)

新闻推荐

梧州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本报梧州讯(记者/吴凌平通讯员/李智聪)日前,梧州市委正式出台《梧州市实践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实施办法(试行)》和《梧州市实践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实施细则(试行)》,积极实践监督执纪“四种...

梧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梧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