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村爱情成色更足 关于培育农村正确婚恋观的几点思考

梧州日报 2021-03-12 06:32 大字

谈起乡村爱情成色,绕不开农村陋习这道坎,而破除农村陋习,推进移风易俗是必做功课。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蒙山县在推进移风易俗、破除农村陋习、建设文明乡风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些农村陋习并没有因为人富了、日子好了就自然消失,有的还变本加厉,不仅给当地群众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而且还不利于培育农村青年正确婚恋观,成为乡村爱情的“绊脚石”。

农村陋习现状及对婚恋的影响

婚俗陋习现象普遍。一是婚事“大操大办”。有的家庭办喜事喜欢找风水先生择日子、看八字,老旧习俗思想一时难以改变。有的婚礼车辆多达十几辆;有的请婚庆公司参与策划和组织,不但增加了礼数,还容易造成攀比。二是结婚彩礼负担重。据了解,目前农村青年结婚彩礼多为3万元至5万元不等,有的要求有车、有房、有存款。部分农村家庭将因子女结婚而负债或返贫。三是结婚程序繁琐。有的农村嫁娶还要经历订婚、过礼、完婚等环节,程序繁杂,往往还没走到结婚环节,开销已经好几万元。

重男轻女引发“蝴蝶效应”。出于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农村重男轻女思想一直根深蒂固。父母多是把最后出生的小儿子当成全家的宝,有的就算姐姐出嫁了,父母还要让姐姐接济、照顾弟弟。此外,在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前,一些家庭重男轻女,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出现失衡,从而导致适婚年龄男女比例失衡,一些农村男性青年不得不出更高的彩礼来增加婚恋成功的筹码。

破除农村陋习的对策和建议

把破除农村陋习作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项主要内容,结合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工作,全力推进移风易俗,大力培育农村青年正确婚恋观。

构建农村陋习治理新模式。将婚俗陋习的治理纳入社会治理大格局,突出党建统领政治功能作用,健全基层组织工作机制,探索构建“党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星级文明户”的农村陋习治理新模式。基层党委、政府和村“两委”要为移风易俗提供制度规范,包括对农村彩礼及婚丧礼俗等都可以提供建设性倡议和规范性原则。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要通过村民理事会,制订村规民约,把办婚礼的流程、数额等具体事宜以村民公约的形式固定下来、规范下来,使村民行有所依。发挥农村妇联、红白理事会、乡贤理事会等各类组织的力量,探索符合地方实际和特色的公序良俗,凝聚婚俗新风改革的合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开展“星级文明户”“安全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等创建评比活动,把农村党员带头文明节俭操办婚礼作为重要的评选标准,以村为单位培树一批文明节俭操办婚礼先进典型,倡导新俗新风。

培育农村婚恋文明新风。各级各部门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文化、广场文化、戏曲文化和网络文化当中,用好各类宣传载体和文化阵地,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群众的认知水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把弘扬正确婚恋观纳入文明实践重点项目内容,指导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通过接地气的理论宣讲、文艺演出等,引导农村青年把以注重对方的财富、家庭条件为主的传统婚姻择偶观转化为以注重对方个人能力和双方感情为主的现代婚姻择偶观。要丰富农村基层文化娱乐生活,引导大龄青年积极参加户外活动、体育锻炼、文艺活动等,增加适龄男女青年交流机会;要创新农村宴席举办方式,防止大操大办、浪费攀比。

提高农村男青年的素质和水平。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村生活水平,让大龄男青年“栽上摇钱树、招来金凤凰”。鼓励和扶持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创业,支持他们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一些“短、平、快”项目;结合农村产业发展、社会治理需求,加强对大龄未婚男性农村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的培训,培养职业技能,提高致富本领。教育农村男青年改善居住环境,改变赌博等陋习;鼓励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完善婚俗引导约束制度。探索构建政府和社会组织优势互补、服务需求对接、服务能力共建、合力服务社会的婚俗引导约束机制,坚决遏制婚俗陋习,扎实推进婚俗改革。加强党员干部、国家工作人员的重点监管;组织各级媒体加大对先进典型宣传和婚俗陋习典型曝光力度;争取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加大对富人婚俗约束力度。深化孝善养老工作,鼓励农村基层群众性组织通过与赡养人子女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等方式,督促子女从经济供养、生活照料、权益维护等方面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推动敬老爱老良好风气的形成,使村民形成勤俭办理婚俗事宜的自觉性。(蒙庆洁)

新闻推荐

拉网式排查重点场所 梧州市强化烟花爆竹禁燃禁售工作

本报讯(记者陈雨燕通讯员莫天林曾德舜)为全力做好梧州市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禁燃禁售工作,连日来,梧州市公安部门进一步强化措施...

蒙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山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