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生态美产业旺农民富”新图景 蒙山县抓准切入点推动产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梧州日报 2020-02-23 06:45 大字

本报讯(记者 梁燕如 通讯员 谢琨 贤维)2月22日,蒙山县黄村镇朋汉村的天气晴朗,一大早, 蜂农刘荣军就忙着整理自家的蜂箱,“这几天我都忙着放蜂去采蜜,要把之前的时间补回来,争取有更好的收入。”

早年,刘荣军看准村子林子茂密,一年四季有野生蜜粉源,便牵头成立养蜂专业合作社。去年,合作社产蜜150吨,年产值超千万元。

黄村镇党委书记唐奕梅说,朋汉村有养蜂的传统,产业发展也比较稳健,因此镇里把蜜意小村项目落户在该村,带动更多的群众依靠养蜂致富。这几天,镇里派出工作人员到村里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也鼓励村民抓住春天有利时机,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把自家的蜂箱整理好,让蜜蜂更多地采蜜,弥补之前因为疫情防控需要不能出门干农活而造成的损失。

“政府给了好项目,我们不能拖发展‘后腿’。”眼看蜜意小村项目就落户家门口,刘荣军心里像蜜一样甜。

蒙山县近年来依托良好生态环境,以乡村环境综合治理为切入点,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种养业,“农业+旅游”延伸乡村产业发展链条,推动乡村环境美、产业旺、农民富,助力乡村振兴的科学发展图景。

山清水秀 移步换景

许多到过夏宜瑶族乡木王坪的人都发现,这个地方变美了:灯杆上红黑相间的色彩,描绘着鱼纹状的吉祥图腾;行走在村庄里,一颗颗或大或小的鹅卵石垒筑起进村牌坊、花园台阶等,淳朴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村子美了,村民投工投劳修建步道、花园,建设家园的热情很高。”夏宜瑶族乡有关负责人说。

蒙山县有好生态,但发展不能“吃老本”。该县从“三清三拆”工作切入,结合全市“三年三工程”活动部署,构建起县、乡(镇)、村(社区)、组四级工作体系,探索建立机械化清运乡村垃圾、村屯环境卫生保洁管理等机制,垃圾清运实现村、组全覆盖,收集率达92%以上。

清走垃圾杂物、清拆废旧建筑,发展空间宽广起来。按照“品质城镇”发展思路,紧扣“小而精”“小而美”定位,蒙山县修编县城总体规划、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全县9个乡镇、150个村庄规划编制;投入资金约2.7亿元,以湄江两岸景观建设为基点,整合长寿、武侠等地方特色文化,拉伸县城发展框架、丰富城乡建设文化内涵。

如今,蒙山县山清水秀、移步换景,获评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9个乡镇均获评为自治区级生态乡镇。

产业兴旺 群众增收

以项目为媒,深挖特色农业资源、地域特色文化,推动农业产业、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进而激发群众参与乡村发展的热情,助力群众发展增收,这是蒙山县探索走出来的乡村发展好路子。

近年来,蒙山县特色农业发展势头稳健。依托大瑶山余脉独特气候、环境,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全县整合产业扶贫资金9810多万元,撬动4.5亿元社会资本,引导有实力的种养企业、能人,培育桑蚕、砂糖橘、生猪、蜜蜂等特色优势产业。全县成立农业产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共339家,农业龙头企业12家,发展蜜蜂15.3万群、砂糖橘等名优水果13.5万亩等,培育“仟嘉绿园”“阿养木瓜”“那巢蜂蜜”等知名农产品品牌。

蒙山县还提出“农业+旅游”发展思路,深入挖掘各特色产业基地的自然资源、特色风光、民俗文化,把观、采、尝、学、耕等旅游元素融入基础设施建设、特色农业示范园创建中,先后建成“水韵瑶寨”“桃李橙柿亲情谷”“夏宜醉美瑶乡”等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特色农业示范区。去年,全县国内游客同比增长58.6%,旅游消费量同比增长57.3%。

新闻推荐

山歌嘹亮唱响文艺战“疫” 蒙山县山歌协会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本报讯“防控工作最重要,切断病源第一条;关门在家不出屋,有事就将电话聊。防控工作要宣传,非常时期不出门;微信电视家里看,一切...

蒙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蒙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