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杰地灵的乡村

西江都市报 2019-03-08 15:06 大字

小车驶进蒙山县新圩镇左拐,向金秀忠良的方向疾驰,笔直宽阔的公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过了小桥,中荷村就在眼前了,熟悉的村庄,熟悉的道路,一眼望去,各式各样的小楼房拔地而起。离别了40多年,重回到这片洒过汗水的土地,又勾起了我对这个村子的那些回忆。

中荷村是莫姓自然村屯,20世纪70年代前是蒙山县第二大生产队。1973年,我来到这里参加劳动时,住进了生产队存储粮食的院子。这间青砖白瓦,前门的石柱和房檐上雕刻的花纹图案,厅堂里间全是青砖所彻,显然这里曾经住过的富裕人家。进到院落,一位耄耋之年的老木匠在很细心地做木工活。生产队4个生产小组所有的木制用品,维护修复全出自他的手艺,每天敲敲补补,忙得不亦乐乎。他工作的专注样子让我至今仍记忆犹新。

院子旁边是双垌大队卫生所,一位曾在部队当过医生的军医,退伍后回到双垌继续医生职业。那时的卫生所还是“赤脚”的模式,医生白天背着药箱走村串寨送医送药。军医的医术很了得,手到病除就能为村民解除病痛,很受村民的点赞。

中荷人多田少,民俗民风好,年青人思想开放活跃。老辈人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晚辈,他们也不负众望为荷村添彩。1975年,老队长的女儿远嫁县内他乡,带头树新风破旧俗,不收彩礼自行上门成亲的故事,在蒙山县的广播滚动播放,成了当时的“网红”人物。

双垌小学坐落村头,朗朗的读书声和老师的悉心传教无不感染了村庄。近水楼台先得月,聪颖的后辈人从小就懂得刻苦读书,长大追求梦想的道理,他们默默地打好文化基础。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他们以农民的身份参加考试,至今已有多名优秀生考取了大学,还从这个村子里走出了两位北大学子和一位研究生。优秀学子学成后,许多人在外创业打拼,致富后回到家乡,为村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20世纪80年代,双垌大队也进行改革,中荷村一位大队干部走马上任双垌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双垌村民紧跟时代潮流,改革了一项又一项传统种植模式。1991年,曾经和我共同劳动的一位小伙,接任老书记的重担,一干就是11年。后来,他到广东、浙江打拼多年,有了积蓄后回到家乡,继续带领村民奔小康之路。

如今的中荷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40年,村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告别了昔日面向黄土背朝天的艰辛生活,种桑养蚕,广种柑橘,种养结合尝到了致富的甜头,富起来的村民也可以过上城里人的体面生活了。

(范立元)

新闻推荐

政府工作报告重民生 八桂各族群众倍振奋 “广西云”客户端县级分端基层反响报道集萃

扫码观看基层反响报道集萃“掌握”两会3月5日上午,“广西云”客户端联合全区44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及14个市级分端、111个县...

蒙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蒙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