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强入侵、烽火遍地的年代,苏元春带领部属抗外敌、修防线,其爱国精神至今仍激励着人们 蒙山将星 国之干城
本报记者 肖旻泰
回望一个多世纪前的中国,列强入侵,烽火遍地。值此多难之秋,广西的蒙山县诞生了一颗熠熠生辉的将星,他与冯子材、刘永福等爱国将领在镇南关并肩击退法国侵略者,因此名垂青史。中法战争后,他为阻挡法国侵略者北上的步伐,修筑的“千里防线”,遗迹至今仍横亘在南疆边境的群山之中。他的名字叫苏元春。
身经百战立奇功
1844年2月8日,苏元春生于广西永安(今蒙山)。1863年,他随兄投效湘军,此后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据《清史稿》记载:“(苏元春)身经百战,屡受创伤,背上及左膝,两弹皆深陷骨里。”因战功显赫,1871年,年仅27岁的苏元春获升为记名提督(三品)。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苏元春率军2400余人开赴越南前线,6月被任命为广西提督,成为广西最高军事长官。
蒙山县文化馆原馆长、文联原主席刁光全曾仔细研究过“镇南关大捷”这段历史。据他介绍,当年,朝廷任命已退休的老将冯子材为广西关外军务帮办,苏元春作为广西关外军务督办,论官职苏元春比冯子材要高半级,但他为避嫌力推冯子材为前敌主帅,自己甘当副手。
《清史稿》记载,1885年2月下旬,法军攻陷、炸毁镇南关后退出关外。因前线已无险可守,冯子材与苏元春在关隘前修建一条长墙作为防守。3月23日,法军兵分三路再扑镇南关,其中两路攻东岭,一路攻长墙。不多时,东岭5座炮台失陷3座,法军居高临下轰击冯子材镇守的中路长墙。此时,防守侧翼的苏元春当机立断,率领20个营登山,从敌人手中夺回制高点,助冯子材扭转了战局。
3月24日,经两昼夜激战,法军伤亡2000多人后败退,中方获胜,史称“镇南关大捷”,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少有的战役性胜利。
一片丹心筑坚城
中法战争后,因藩属国越南落入法国掌控,清政府命时任广西提督的苏元春防范法国侵略者北进。为此,苏元春将广西提督府从柳州移至边关龙州,亲自镇守国门。1886年,一个规模宏大的军事防御工程拉开序幕。
“苏元春先修复了战时损毁的镇南关,再在其周边山头建立了炮台群。之后陆续在平而关、龙州县、将山等敌人可能进攻的线路上修筑起165座炮台和碉台,109处关隘,66个关卡,自东兴到那坡构成一条450多公里的防线,整个工程耗时19年。”刁光全介绍道。
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要雄厚的财力支撑。刁光全说:“当时购置一台德国克虏伯12生大炮就需1万3千两白银,整个工程耗资约45.55万两。清政府分两次共拨款28万两,剩下的巨大缺口全靠苏元春去设法弥补。”据史料记载,苏元春曾被迫向时任广西巡抚的张联桂、史念祖先后借银各2万两,向龙州当地的客商借息银2万两,甚至垫支了自己的薪俸,变卖了自己的田宅。
英雄气节永留存
据《龙山县志》记载,因修筑工事耗资巨大,苏元春不得不挪用了军饷12万两。1904年,苏元春因此被政敌诬告,以“纵兵殃民、克扣军饷”的罪名充军新疆。四年后,苏元春被平反昭雪,但不久即染病死于迪化(今乌鲁木齐)。斯人已逝,但苏元春身上高风亮节、不屈不挠等优秀精神品格却一代代流传下来。
据刁光全介绍,光绪十九年(1893年),清廷曾赏赐苏元春2000两白银,提出为其祖上兴修牌坊,表彰其抗法之功。然而,苏元春不仅婉拒了修牌坊的褒奖,还把赏银悉数捐出,将自己在蒙山的故居改建为武功书院,供当地寒门子弟入学。任职龙州期间,苏元春也在当地兴建了同风书院,其旧址今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至今,蒙山、龙州两地的百姓,始终感念苏元春的恩德,尊称他为“苏宫保”。生于广西蒙山的刁光全,从小听家乡老人讲述苏元春的英雄故事,一生深受其影响,近年写作成25万字的历史人物传记《苏元春》,现已付印。
新闻推荐
“党建+”引领发展出实效 蒙山县教育系统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相融相促
本报讯(记者梁燕如通讯员黄祥貌)今年以来,蒙山县教育局围绕“党建+”工作思路,推动中小学党建与教学、德育教育、校园文化建...
蒙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