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小聪明”的政府网站,如何做好服务?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8-05-18 11:54 大字

今年第一季度,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对各地区政府网站进行随机抽查,总体合格率为95%。抽查通报显示,个别政府网站存在伪造新闻动态发布日期、长期漠视群众关切、自我“克隆”政府网站、在线服务“一头雾水”等情况,本应为办事群众提供便捷通道的政府网站反而成了“拦路虎”,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奇葩”政府网站的那些“小聪明”

——伪造新闻动态发布日期。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那曲物流中心管理局”网首页的国务院新闻栏目下,记者点进第一条信息后发现,网站显示的发布日期竟然是2018年5月14日,也就是记者查看该消息的当日,而该信息实际是新华社2017年10月24日发布的新闻通稿。在点开该栏目下所有消息链接后发现,所有“发布日期”均显示为访问当天日期。

——长期漠视群众关切。在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网的 “建言献策”栏目下,2014年至2017年的9条网民留言均未回复内容。类似情况还出现在吉林省 “吉林老龄网”、河南省“辉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林业局”网等政府网站上。

——自我“克隆”政府网站。在搜索引擎上检索“玉林市司法局”后,出现两个搜索结果,分别为玉林市司法行政网和玉林市司法局。后者网站中存在相关内容更新。但耐人寻味的是,点击该网站“党政机关”标识,显示网址与玉林市司法局此前备案不符,该网站更像是克隆了的“山寨网站”。

——在线服务“一头雾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教育局”网上,“办事指南”栏目下的一条“大一新生资助申请指南”,寥寥一百多字内容仅告知大一新生可以通过填写申请表和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方式获取资助,但在“填写何种申请表”“提供哪些证明材料”“向谁提交”等有效信息上却只字未提。

类似便民服务成为 “雷人服务”的现象还存在于江西省“九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网、陕西省“永寿县政务服务中心”网等政府网站上。

全国272名公职人员因工作不力被处理

在第一季度的巡查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加强对不合格政府网站责任单位和人员的问责工作,196名有关责任人被上级主管单位约谈,29人作出书面检查,35人被通报批评,12人被调离岗位或免职。这也是因工作不力被问责人数最多的一次。

在此次抽查发现存在突出问题的政府网站,主要为多个栏目长期不更新、首页长时间未更新、互动交流栏目长期不回应等问题。政府网站建设需通民心、体民情

国办信息公开办相关负责人透露,当前的政府网站抽查工作已经由重点查处“僵尸网站”向检查网站功能是否与群众需求相匹配、是否具有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群众“只要跑一次”和“一网通办”的能力。

北京市政府信息和政务公开办公室副主任范寅龙建议,政府网站作为政策宣导和民情汇聚的平台,既要在国家大政方针的解读上让百姓愿意看、读得懂,又要让办事群众在网站上享受到“一网通办”的良好用户体验。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推荐

■ 零距离问政 关于初中特色班

问题:梧州五中、十一中、十五中从2010年起开设特色班到现在已经有8年之久,按教育局的说法,这些中学的学生素质和办学水平都...

蒙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蒙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