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 中国梦·创业梦 种植葡萄圆了创业梦 蒙山县古排村岭坪组农民工魏明创办家庭农场创出一条致富路

梧州日报 2017-09-04 09:53 大字

本报讯 蒙山县西河镇古排村岭坪组返乡农民工魏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创办家庭农场种植葡萄,他运用科学栽培技术种植优良“黑提”葡萄,投资少,见效快,收入大。从种植两亩开始,发展到现在50多亩,从一个品种发展到七个品种,年收入达到30多万元,在贫困的山村创出一条脱贫致富奔小康道路。

魏明在广东经过商、打过工、当过老板,他在工作和生活中了解到生态水果种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一条发家致富的好门路。2014年,魏明回到家乡,用自家的两亩地,开始种植产量高、质量好的“黑提”葡萄。有人曾提醒他说:以前有人在这里种过葡萄,由于管理不当,缺乏科学技术,最后以失败告终。这个提醒引起了魏明的重视,他清醒地意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掌握葡萄的科学栽培技术,魏明到桂林市兴安县葡萄专业种植园跟班学习种植知识,并邀请南宁市的专家、高级农艺师到蒙山现场指导、教授种植葡萄的技术。魏明还先后到湖南、南宁和桂林的大型葡萄园跟班学习。

俗话说:种子定大局。2015年魏明从外地引进种植了十亩“青提”葡萄,由于事先没有进行充分调研,不了解“青提”葡萄的特点、生长期和适应条件,葡萄种下去后,由于不适应气候,生长过快,提早进入成熟期。葡萄结果快,但果小口感差,味道不纯。魏明果断地把这些不适应本地种植的劣质葡萄品种全部下架处理。之后,魏明重新种上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优质“黑提”葡萄。第二年,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黑提” 葡萄正常生长,产量高且质量好、口感好,亩产达到800多公斤。

今年8月,魏明的葡萄园开园,各地游客纷纷前来自摘品尝采购,仅三天时间,园内的葡萄就被抢购一空。有一批来得迟的游客问魏明还有没有葡萄,魏明说:“没有了,只有一点自摘剩下的还带青红色的葡萄。”游客入园顺手品尝了一下那些还青的葡萄,发现口感与成熟的葡萄味道差不多,都是清甜爽口口感好。游客问魏明:“你种的葡萄为什么那么好吃?”魏明说:“关键是施有机肥料和确保葡萄的生长时间。”

“栽什么果树结什么果,施什么肥料有什么果味”。魏明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出一整套种植经验。据了解,魏明种植“黑提”葡萄,首先是施足有机基肥料。在整理葡萄地之前,就要准备充足的生态农家有机肥料,主要是收集猪、牛、鸡、鸭粪,进行科学沤制,肥料沤制发酵时间一定要充足,达到标准后作为种葡萄的基肥;二是用花生麸作追肥。用花生麸加水浸泡发酵,达到标准后,作为水粪施入葡萄根部,根据实际需要施花生麸生态有机肥料,就能使种出来的葡萄又甜又好吃。但不能盲目施用化学肥料,施用化肥口感不好,结出来的果子带有酸味。魏明种植葡萄不“拔苗助长”,而且杜绝喷药摧熟葡萄,确保葡萄有足够的生长时间,让葡萄自然成熟,这样种出来的葡萄清甜可口,且不带酸味。

魏明创办家庭农场,种植绿色生态葡萄从零星到连片,从粗放型到密集标准型,种植葡萄圆了创业梦。魏明种植的葡萄,严格按照生态水果标准化科学栽培,属于绿色生态水果。现在,魏明的家庭农场种植的葡萄已有七个品种,种植面积发展到50多亩。目前,“红提”葡萄等新品种陆续成熟,将在中秋节期间上市。 (江永录 周 玲)

新闻推荐

蒙山推进景区创建3A建设

2017年是蒙山县创建“广西特色是旅游名县”验收年,为扩大景区景点规模,蒙山县委、县政府把陈塘镇石燕山公园纳入创国家AAA景区。近日,在蒙山陈塘镇石燕山脚下,石燕山公园的游客中心和旅游公厕正在进...

蒙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