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黄华河 黎少才

梧州日报 2020-11-12 18:28 大字

我的故乡在岑溪市,是有山有水的地方。

岑溪地域主要有两条河流:义昌江和黄华河,我的出生地就在黄华河流域,我的童年、青年就在那儿度过的。

坐落在黄华河中游河畔的南渡镇,是历史悠久的古镇,至今已经历上千年的沧桑。其中的一座邓公庙,建于明代,至今也有600多年,建筑风格独特,由前殿、后殿和中廊组成,庙内有4根蟠龙柱,高4米多、直径40厘米、每根木柱精雕一条神态威猛的蟠龙,这展现了我国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力及中国古代建筑的博大精深。蟠龙柱是用广西名贵的金丝楠木雕刻而成,工艺极其精细。由于质地坚硬,几百年来保存完好,让游人赞不绝口。

岑溪山水秀美,境内到处竹木参天,生态植被极其良好。岑溪人靠山吃山,林产品多彩多姿,光竹子种类就很多。每年春夏之交,竹笋就早早上市了。玉兰笋、大头笋肥大肉厚,晒成笋干之后,仍保持肉质脆嫩,是备办酒席必须之品。

岑溪人发挥聪明才智,用黄竹和丹竹竹篾编织出五花八门的竹艺品,有竹扇、竹篮、竹筐、竹筛、竹椅等生活用品。尤其竹椅价廉物美,坚固耐用,不少外地客人前来南渡抢购。黄华河两岸丰富的竹木资源,让许多农家发家致富。

黄华河两岸,连绵不断的群山除有竹林外,还有松树。高大的松树产出的松脂,是故乡的又一个名优特产。松树生长到10年后,一般直径有15厘米左右,就可以采脂了。采脂是用一把带凹槽的铲刀,把松树皮割成一条斜沟,松脂就从这条沟自上而下流到一个竹筒里,每天割一刀每天滴,过了半个月竹筒滴满了,就挖出来倒进桶里,直接挑去卖。南渡镇山岭连绵起伏,松树特别多,产脂量在当地首屈一指。那时,岑溪县曾是全国十大产脂(松脂)县之一,制出的松香质量好,国内外许多客商前来采购。

松树老了,产脂少了,就一株一株砍下来,锯成2米一段的木头,称为圆筒木,绑扎成木排,沿黄华河顺流至梧州,给木材站收购。那一年,我被派去当摇橹人。在绑扎好的木排上,先练习操作过程,听有经验的艄公传授要领,又准备好几杆竹篙,预防木排途中碰到浅岸或在河中沙洲搁浅。

木排起航了,沿黄华河水流直下,河水并不湍急,坐在木排上悠然地看沿岸的风光,有些惬意。后来,要经过一个急滩叫贡贤滩,艄公提醒大家注意,过滩时要沉着操作,切不可慌乱。木排是顺着河中间一股急流几乎是直冲下去,艄公紧紧把牢舵桨,我们殿后也抓牢橹杆,不让急流冲走。当木排冲下去时,滩水汹涌澎湃,木排前头直插入河中,河水没过艄公的胸口,而木排冲出浪头时,我们后面的河水又淹过膝盖,木排经过一沉一升才恢复平静,前后一刻钟工夫,非常惊险刺激。

出了贡贤滩,河面宽阔了,且又风平浪静,不久就到了波塘,很快就到了藤县汇入浔江,第二天直下梧州。

黄华河流域也算得上是富庶之地,鱼米之乡。过去是农林产品饮誉桂东南,现今又以一种石材走向世界。一个偶然的发现,岑溪地下蕴藏巨大的花岗岩宝藏。这种花岗岩为红色花岗岩,经过锯板磨制抛光,品质鲜红且坚硬,定名为“岑溪红”,与世界上巴西红、印度红齐名,并且储量为全国最大。马路镇崛起了声势浩大的龙头企业,独资或合资开发花岗岩的工厂占据整个十里长街。近几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发展,开采量和销量均居全国首位,因此岑溪市被称为中国“石都”。

回望故乡黄华河,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色,令人神往。人事代谢,沧桑变化,故土情深,欣然作《岑溪礼赞》:

占桂东南傍水坞,流光溢彩尚称都。

他乡异域声名播,施政招商德誉孚。

远近千峰山蕴玉,方圆百里地藏珠。

长街照眼岑红石,足证斯人语不虚。

新闻推荐

展现产品特色 增强产品自信 梧州前9个月六大重点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3.45%

本报梧州讯(记者/梁乾胜通讯员/刘岩)梧州六堡茶、岑溪古典鸡、藤县粉葛、太平米饼……10月30日,梧州市举行六大重点产业发展...

岑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岑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