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写丹青铸松魂 老有所乐

梧州日报 2020-10-26 06:59 大字

钟汉月痴迷画松。

吴家宁 文/摄

松树脚踏峭壁依然挺拔,象征着坚韧、顽强,彰显着高风亮节的信念和挺直高洁、不畏艰难的精神。在传统文化中松树代表长寿、君子,寓意美好,自古就被众人追捧。

在岑溪,有一位痴狂的“拜松人”——钟汉月,他学画以“百艺通不如一艺精”和“一人一幅成名画”的思想理念为追求宗旨,坚持30多年画一松、磨一剑,努力把迎客松画好。他所画的迎客松笔法细腻,形成了不同风格品相的迎客松。

长年累月勤学苦练

1957年,钟汉月出生在岑溪市波塘镇南垌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自幼爱好书法、画画,看到别人写字作画,总是驻足观望不舍离去,即使在河边放牛,他也拿起砂石学画。

读高中时,老师发现钟汉月写的毛笔字较好,就让他在报纸写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大字张贴在教室墙上,作为学生的学习警句。正是那时,艺术的种子在钟汉月心田里萌发。

后来,钟汉月应征入伍,到了海南某部队从军。在部队里,钟汉月发挥自己的特长,主动参与出版墙报,和老战士一起设计版报报头。经过四年的积累,他的画画技艺得到明显的提高。

1981年,钟汉月转业回到家乡岑溪,一直在岑溪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工作,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文秘写作,工作比较繁忙,但他总是见缝插针利用空余时间勤学苦练画画基本功。

有一次,钟汉月出差到南宁,刚好碰上有一届全国书画展在南宁展出,一下车他顾不上吃饭找住宿,就直奔展厅观看,把书画作品拍摄下来,通过不断地看、学、练,逐步熟练掌握中国画的基础知识,不断提高绘画技能。

钟汉月不满足于此,他还参加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沈阳市铁西职工技术学校函授学习,参加在岑溪举办的短期美术培训班,特别是在管国机老师的教学影响下逐步掌握了国画的基础知识,通过不断地培训,绘画水平不断提高。掌握了一定知识后,钟汉月逐渐找到学习的方向,他认识到迎客松是品牌画,于是把迎客松作为画画的主攻方向。

痴迷画松传递品格

岑溪林木葱郁繁茂,松树颇多。为了提高绘画技艺,不论是炎炎夏日,还是数九寒天,钟汉月一有空就入山观察写生松树,且将自己的境遇与思考融入松树之中。经年累月,钟汉月画的迎客松风格自成一家,体现出“画是从真来不受真所限”的画理。

观钟汉月笔下的迎客松总是以一簇簇遒劲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给人一种挺拔伟岸、饱经风霜、郁郁葱葱之感,彰显出古朴且充满顽强生命力的特征。

“迎客松在我国为吉祥之物,上至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下至车站码头,随处都会发现它的身影,甚至就连宾馆的屏风、庭院的影壁,也有迎客松的雅姿,松树象征着坚强不屈的品格精神,我会义无反顾地将迎客松画下去。”钟汉月说。

城市崛起,繁华升级,身处钢筋水泥中,退休多年的钟汉月依然用波澜不惊的心,操持着精谨细腻的笔法,听着楼下吆喝吵闹声,画着最精美的迎客松。他说:“面朝马路,修行继续。”

艺术会眷顾勤奋者。如今,钟汉月取得了喜人的艺术成就,他现为中国交通书画协会会员、岑溪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国画《迎客松》获2015年全国诗书画家创作年会特等奖,并在《羲之书画报》发表,国画《春山飞瀑》获第七届“羲之杯”全国诗书画家邀请赛一等奖,国画《万古长青》获2016年第六届“炎黄杯”国际诗书画印艺大赛金奖,并在《羲之书画报》上发表。

“我在绘画创作上还存在着不足和不成熟的地方,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完善和提高。我会继续努力探索,让自己的绘画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每逢有人赞赏钟汉月的画作时,他总是这样谦虚地回答。

新闻推荐

了解信宜文化

10月18日,梧州日报社的小记者们在研学老师的讲授下,了解广东信宜的民俗文化。当天,梧州日报社组织岑溪市第一小学校园记者站...

岑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岑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