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贫困户 如今成老板 小记岑溪市糯垌镇古河村脱贫户陈玲

梧州日报 2020-06-27 10:43 大字

本报记者 李欣鞠本报通讯员覃波 覃浩桓

6月22日,夏至后的第二天清晨,虽然是大清早,但太阳还是热辣辣的,气温很高。在岑溪市糯垌镇古河村韭菜花和紫苏种植基地里,村民陈玲刚刚送小孩上学回来,又到基地里左看又查,看看紫苏和韭菜花有多少可采摘上市,需要安排多少个工人开工,忙个不停。

陈玲与丈夫周伟锋生育有一个男孩,一家五口生活在一起。她的家婆患有二级精神分裂症,还有甲亢、高血压等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用于医药费的支出每个月不少于3000元。而她的小叔也是肢体残疾人。一家人的生活靠她丈夫在糯垌街上修理摩托车赚取一点修理费来维持生计,家里经济极度困难,2015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穷则思变。为了摆脱家庭困境,陈玲与丈夫商量后,2015年上半年,在亲朋好友的支持帮助下,借钱到附近的昙海村与人合股投资试种16亩台湾农友银辉甜瓜。经过科学的管护,一举获得成功,所收获的瓜既多又亮又甜脆,一试就获得1.6万元的收入,得了第一桶“金”,尝到了甜头。

第二年,有了一定种植技术的陈玲想到家里有水田4亩多,且周围的田地比较平整成片,可租用,更易管护,于是决定自己创办种植“瓜苏”基地。2016年上半年,她大胆种植36亩多的台湾甜瓜,经过科学管护,又获得成功,收入达11万元。下半年,为了合理轮植,改良土壤,提高单产,她又引种高产优质的紫苏15亩,间种波蓠生、波粉等青菜15亩。

说起种紫苏,她从没种过,只是看到岑溪“白斩狗”配料要多,有“钱”景,她便种了不少。几个月后,长势良好,丰收在望,亩产达1000多公斤,可是销路在哪呢?2016年11月,当时不懂市场行情的她,将紫苏从头到根割到60多厘米长,凌晨四时将40多公斤紫苏拉到岑溪市城果蔬批发市场出售,结果一摆出对比,别人的是30厘米长,自己的长了一倍,被客户说成是卖“扫把”,一时成为笑话。最后她只能以每公斤2元多卖掉,扫兴回家。

自那次被取笑后,陈玲便严格按照市场需要的规格去采摘销售。客户知道货源后都来上门订货、落单,一干就是4年多,每年的紫苏收入都超10万元。2017年,陈玲一家实现了脱贫,还成为当地响当当的种植大户。特别是2019年除了正常轮植外,(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还特意种植30亩优质高产水稻,金灿灿的稻谷被抢购一空,仅稻谷收入就达4万多元。

自己脱贫不光荣,带动邻舍脱贫增收才光彩。几年来,陈玲的种植业越来越红火,面积从开始的30多亩,逐渐增加到现在的54亩。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需要请人帮工。“从2016年开始,每年都请来村中贫困劳动力,多的30多人,少则四五人,每人每天发工资70元,帮助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古河村党总支书记梁秀贞如是说。

种植基地的发展,让一批困难群众成为“上班”一族,每年都有一定的收入。河清2组村民林跃连说:“自从玲姐创办基地以来,我在这里打工已有五个年头了,每年收入达两万元左右,既能照顾到家人,又能挣一些外快。”

新闻推荐

俯下身沉下心 主动服务项目 岑溪市务实高效推进中通快递项目建设

本报讯近日,中通快递集团副总裁赵志伟率队到岑溪市对接协调中通快递桂东(岑溪)智能科技电商快递产业园项目,争取项目早建成、...

岑溪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岑溪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