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热爱文学的“雅集群” 杨彦

梧州日报 2020-06-14 06:39 大字

一个偶然的机遇,诗人林薇把我拉进到“雅集群”来。在这个微信群中,我认识了群内的人,并且知道她们的文学活动。

年纪大的林薇,被称为“林家大姐”。

经常招呼大家到家中作客的是梁先,最初我以为是男同志,原来我误会了。梁先在自己家中屋顶平台上种满了各种鲜花,常年四季都有花开,梁先命名它为“微凉小圃”,由于她爱花,熟悉各种花的种植,知道各种花期,在她的散文中总是和花有关系,群内的人叫她“花仙子”。她在岑溪市卫生部门工作,工作是繁忙的,但她总能忙中抽时间欣赏各种风景,还在休息日静心读书和弹奏古琴,我常常感叹她会生活,所以不断产生创作的灵感,报刊不断见到她的妙文。

另一个同被我误以为是男同志的,叫麦坤,毕竟名字太男性化了,结果进入群内才发现是女的。麦坤的文学创作是多面手,她写散文,也写小说,后来才知道,她在《岑溪文艺》先后发表过两部中篇小说,我拿来细读以后,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她当过记者和编辑,和林薇诗人的经历有些相似。她现在城建部门工作,我在微信中看到她头戴安全帽,在工地上进行检查监督的照片。《梧州日报》曾发表她写的《工地女人》。她的散文,在《广西文学》和《广西日报》都有发表。她和梁先的性格略有不同,梁先喜欢文静,麦坤却有点豪放,但她们都热爱文学,都在追求进步,希望写作有新的突破。

再一个是吴燕妮,在园林部门工作,她喜欢写散文,多与花草园林有关,她的散文《茶园故梦》、《豆角花开》、《风送阿香忆童年》、《悠游山水间》,都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读后令人神往。她对工作和写作显得从容,她在微信中说,热爱生活,生活就会给我们灵感。

最活跃的是较年轻的邓萍,她一会儿写散文,一会儿写诗,一会儿写歌词。她把作品发到微信群中,让大家讨论帮助修改。她在检察部门工作,还下乡驻村扶贫。在扶贫中她有很深的体会。她说,扶贫要扶心,要和贫困户交心,提出脱贫的主意才会接受。由于她的工作是群众工作,因而从生活中产生灵感,她特别喜欢写诗。

这是一个文学群,微信的內容都是讨论文学。林薇为配合当时禁毒宣传,创作了四场牛娘戏《林则徐》。她把剧本发到群中,请文友们讨论修改,这时微信中热闹非凡,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修改意见。最后林薇接纳大家的意见进行修改,还出任导演。牛娘戏《林则徐》最初在岑溪市內演,后来在各乡镇演出,获得群众好评。

在清明节前夕,邓萍写了一篇《守望烈士》的诗篇,在群内发表,请求文友修改。文友们从诗意到句子都提岀修改意见。邓萍把诗稿修改后再发到网上,大家再修改。这首诗后来在《梧州日报》鸳鸯江版发表了。

我感叹地说:“这是真正硏究文学的群体!”

在微信中,我常笑称她们是美女作家。真的,从她们分享的照片中看到,在美丽的风景中,她们青春美丽,服饰时尚。只有在群中交谈时才知道,原来她们都是有了子女的母亲。因为这个群体除了研究文学之外,还经常在微信交流教育子女的问题。麦坤对女儿学习抓得最紧,除了学校的课程外,她还教女儿读诗词,参加朗诵比赛。而梁先对儿子的学习却没那紧,而是采用引导的办法,让儿子独立写出较好的作文。

她们也有相聚的时间。休息的日子,有人提议,众人响应,就直奔梁先的“微凉小圃”,在那里看花、读书,然后梁先捧出油茶和小食,大家快乐地边吃边谈,美妙地度过大半天才散去。

这是一个让人羡慕的群体,既提高文学创作,又使生活充满快乐和激情。

新闻推荐

筋竹镇:生猪养殖壮大集体经济

本报岑溪讯(记者/潘登通讯员/杨昌燊)“这种模式不仅为我们提供猪苗、饲料和养殖技术全程一条龙服务,还让我们稳赚钱。”6月1...

岑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岑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