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市大业镇大业社区女青年李文娟舍弃广东务工丰厚的收入,毅然回到家乡当一名代课老师 重圆村娃上学梦 唱响山区“育苗”歌
山路崎岖,李文娟不放心学生的安全,放学后护送学生回家。 李文娟教育学生要注意安全。李文娟指导学生学习。学生们一起拆封爱心人士捐赠的新篮球。课余时间,李文娟开心地和学生一起玩耍。爱心人士捐赠了新兵乓球桌给孩子们,大家开心地打起乒乓球。
岑溪市大业镇大旱小学地处偏远山区,从镇里开车到学校要翻越两座大山,山间小路仅能通行一辆小车,如果在路上遇到相向而行的摩托车则需要停车小心避让才能通行,更惊险的是小路的一边是高不见顶的大山,另一边是陡峭的山崖,让路过的人都提心吊胆。
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却有一位“90后”女青年,舍弃在广东务工丰厚的收入,义无反顾,回到这间只有10个学生的山区小学当一名低收入的代课教师,无怨无悔唱起了“育苗”之歌。
她,就是岑溪市大业镇大业社区车田自然村29岁的女青年李文娟。
李文娟虽然没有做出过惊天动地的业绩,但她却有着一颗教书育人的热心、爱心、善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平凡人的事迹更令人感动,令人赞叹,令人敬佩。
● 不顾亲人反对,毅然回乡当代课老师
李文娟1991年2月出生在大业镇古万村大旱2组,从小,她对大山沟就有着深厚的感情。
2013年,李文娟成家了,嫁到离家乡7公里外的大业社区车田自然村,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后来,李文娟经人介绍,到了广东省东莞市的一家工艺制品厂当上一名文员,月收入4000元。
李文娟家乡的大旱小学由于地处边远山区,且路难走,从2015年开始,学生逐渐流失,老师的收入非常低,在这里任教的老师都想方设法调走了,学校被迫停学,一停就是两年。
身在异乡的李文娟,得知家乡的学校停学的消息,心里很不是滋味。她产生了一个念头,就是回到家乡,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大旱自然村有3个生产组,60多户农家,500多名农民。大旱小学停学后,当地群众的孩子读书很不方便,如果要上学,只能到5公里外的大业中心小学就读。孩子们每天面对的是九曲十八弯的崎岖山路,早出晚归,路途的艰苦不说,人身安全更是难以保障,家长们忧心忡忡。当地群众强烈要求,大旱小学尽快恢复上课。
说到复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要有老师来任教方可开学,但这样环境,谁也不愿前来任教,但李文娟却心动了。
李文娟打算回老家当老师的想法,遭到家人的反对,亲戚朋友都劝她别回去了,而李文娟主意已定,坚持回来报名当代课教师。在当地教育部门的同意下,2017年9月,李文娟回到家乡,已经停学两年的大旱小学校门因为有着广西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函授)大专文凭的李文娟的到来而重新打开,也给这片山区的孩子带来了希望。
● 克服重重困难,重圆山区孩子上学梦
2017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夕,李文娟开心地来到大旱小学。可是,眼前的一切让她感到吃惊:操场上杂草丛生,教室里到处都是灰尘,教学设施非常简陋,看着这一切,李文娟开始担心了,她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担心一个人教不好孩子,担心辜负家长的冀望……
但更让她感到困难重重的是,虽然学校的学生不多,但设有学前班、一年级和三年级,不同年级的学生必须挤在同一个教室里上不同的课程。学校大多是留守学生,性格调皮,课堂纪律失控、课后不按时完成作业,种种的教学困难曾让李文娟打起“退堂鼓”。但每一次这种念头冒出来时,李文娟马上会想到,如果就这样轻易退缩,就再也没有人愿意来山区任教了,学校又将被迫停学,一想到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脸,她坚持了下来。
李文娟在任教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一教就是三年多,深得当地群众和学生的赞扬和喜爱。大旱一组75岁的梁芳文大妈看着自己的孙子和孙女在学校里认真读书,她高兴地说:“我真的很感谢阿娟回来当教师,山区的孩子有希望了。”
● 社会关爱鼓励,师生对未来充满希望
如今,李文娟老师已怀有身孕,但她克服各种困难,依然坚守岗位,为山区的教育事业默默地奉献着,同时,也引起了上级部门和社会的关注。
近日,梧州市人民检察院的干警们翻山越岭来到大旱小学,为学校捐赠了旗杆和国旗,还为孩子们送来了校服、书包等各种用品。
以前在大旱小学读书,现在再回到大旱小学当老师的李文娟,看着五星红旗在母校缓缓升起的那一刻,她激动得流下热泪。
6月4日,岑溪市大业镇党委、政府、教管办等相关人员也来到大旱小学开展慰问活动。拿着爱心人士特意带来的体育用品和学习用品等,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脸上露出了纯真的笑容,纷纷表示要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的关爱,回报李文娟老师的一腔热情。“我要珍惜机会好好学习,努力考上岑溪中学,考上大学。”大旱二组10岁的女学生李冰然情不自禁地说出心里话。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岑溪市华城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岑溪市华鼎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举行揭牌仪式。岑溪市领导参加揭牌仪式,要求...
岑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岑溪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