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种种不幸没有把林镇明压垮,他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用勤劳的双手敲开了致富之门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新春走基层
本报记者 陈雨燕通讯员林丽梅
1月17日,岑溪市大隆镇那蓬村已经有了过年的气氛。中午时分,不少村民在家里宰鸡宰鱼,预备做上一桌丰盛的午餐。那蓬村村民林镇明也在家中忙碌着,不过他不是在做饭,而是在照料新买回来的36头猪苗。过年前把这36头猪苗卖掉,能为家里添一笔进账,过个好年。
生活重创接踵而至
为了更好地照顾猪苗,林镇明在自家院子搭建了三处“猪宅”,里面添置上暖灯、饲料盆、干稻草等物,把小猪生活的环境料理得干净卫生。17日上午,一名大隆镇的养殖户来购买猪苗,林镇明一下就卖出了四五头猪苗,发自内心的笑容在他脸上绽放,这与几年前的他完全不一样。
几年前,在生活的重压之下,林镇明的脸上几乎看不到笑容。早在1999年,林镇明就自己学着卖猪饲料赚钱,但就在那一年,他的二女儿遭遇车祸,双脚脚板被碾断。医生给林镇明打了“预防针”,说孩子以后可能需要借助轮椅才能正常生活。但林镇明没有灰心,他每天带着二女儿做复健,两个月后,孩子竟然能自己拄着拐杖站了起来。
在二女儿能站起来走路后,林镇明继续全身心投入到卖猪饲料的事业中,妻子也外出打工挣钱。当时,林镇明发现,卖猪饲料收入较低,于是他打算开拓副业,学着自己养猪。没想到,生活的第二个打击在此时重重砸下:林镇明的小儿子患上了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夫妻俩只能带着孩子四处求医,花光了家里的积蓄。2016年,小儿子因病不幸离世。
双手创出美好未来
生活的重担没有压垮林镇明,在带孩子求医问药的间隙,他也一直摸索着如何发展自己的养猪业。他抓猪苗回家养,将小猪从十来斤养到三十多斤就转手售出,这种“短平快”的养猪模式既能腾出时间照料孩子,又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利。
但这种模式收入始终不多,林镇明又开拓了养猪的“第三事业”——做猪贩。一些外地的养殖户找到林镇明,让他帮忙从村里挑选小猪。长时间交流下来,这些客户教会了林镇明如何选猪,例如小猪的腿要壮、耳朵要大,林镇明总是悉心记下。就这样,林镇明的“选猪”眼光越来越好,他挑选的小猪还远销广东信宜。
除了勤做,林镇明还好学。他通过购买相关书籍学习养猪知识、向镇兽医站的专业技术人员虚心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养殖技能,总结出一套过硬的防疾技术。
在大隆镇党委政府的帮扶下,林镇明申请到小额信贷资金,加大了猪苗养殖与贩卖的规模。2015年到2019年7月,林镇明共出栏肉猪和猪苗1800多头,年收入达四五万元。令人开心的是,林镇明三个孩子获得“雨露计划”的扶持,得以顺利完成学业,现在在不同的城市就业,给家庭减轻了重担。
经过多年的努力,林镇明用勤劳的双手敲开了致富之门,家里原来的一层砖混结构小楼房改建成了三层小洋楼。2019年9月,林镇明还建起了170平方米的新猪场,猪场外养起了火鸡,种上了百香果树,乐于奋斗的他准备继续开拓火鸡养殖业,让全家的生活更上一层楼。
新闻推荐
本报讯1月20日,从广东回来的30多名志愿者在岑溪市开展为期2天的“感恩有你、与爱同行”爱心公益活动,走访慰问了岑溪市归义...
岑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岑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