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唱山歌心不开

梧州日报 2020-01-12 06:46 大字

邓萍

“邓队,这是黄正锦,就是和你说过的会拉二胡的。”当我返回村委服务大厅,村支书向我介绍道。我顺着村支书的手望去,一个约70多岁的瘦小老人,面有悦色。

牛娘戏是岑溪的地方特色戏,源自山间田头的山歌,随着农民洗脚上田进城,牛娘戏也就成了一些老人记忆中的乡愁、乡思、童年。我驻村,就寻思在村里面找一些会唱牛娘或者懂音乐的人,带教村民唱牛娘戏,点燃牛娘戏记忆并聚成一束光。遇见黄正锦,我迫不及待地问:“现在可以听你拉二胡吗?”他干脆地答:“可以,我回去拿二胡。”说完站起来就往外走。因有一段路程,我开车送他,一路上心情和车轮一样轻快。

在众人目光的照拂下,一把破旧的二胡,一双苍老的手轻按上,《东方红》的旋律就汩汩流出。大家啧啧称赞。后来,我拿了一本市政协编的书,拜托黄正锦教唱牛娘戏。他翻了翻,然后摆手:“这些新式牛娘戏唱法,我做不了军师,不会唱。”我从村支书口中得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村成立文艺队,黄正锦就是那时培养出来的二胡手。后来文艺队解散了,为了生计,黄正锦把二胡挂了起来。如今重新拿起二胡,那些熟悉的旋律他还没忘记。

在我的再三拜托之下,黄正锦答应试试看,他用二胡把牛娘曲拉出来,然后读谱,慢慢能唱出来。“凉风动水碧莲香……”我跟着哼唱了起来。此后,只要有空闲,我就来找黄正锦学唱牛娘戏,只要我找黄正锦,无论是在看电视还是在做工,他都会放下手中事来教我。邻人常被飘扬的歌声吸引过来。我复印了一些最新的牛娘戏曲谱,几个妇女也跟着我们哼唱起来,一个说,以前不唱山歌心不开。一个约70岁的阿姨,不禁唱起以前的牛娘调,神情非常专注,仿佛又回到了儿时的时光。

儿子儿媳都常年在外,黄正锦夫妻俩和一个孙女在村里住,平时妻子干些农杂活,他自己兼做村保洁员,日子也过得自由自在。一天上午八点多,黄正锦做保洁工作了,我就去路旁的小杂货铺等他。过了好些时间,远远地看见,他拖着垃圾车慢慢地挪移过来。然而他一看到我,就放好垃圾车,回去拿二胡来到了小店。二胡声、牛娘戏曲声引来了众人围观。声停,村民饶有兴趣地说了起来,邻村横山村有庙,设牛娘戏台,中午提供午餐给牛娘戏队。

过了没多久,我听到有人呼我出来。只见村民拦住一辆摩托车,下来一对男女。从村民的你一言我一语中,我大概了解到,他们都是邻村奕清村人,常驻横山庙唱牛娘戏。是牛娘戏队的领队。

在众人的相拥下,刘金从摩托车箱里面找出一本黄旧的牛娘戏抄写簿,然后动情地唱了起来。热情在空气中凝聚,刘金遥望起前尘往事。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也是村文艺队的一员,文艺队解散后,因喜爱牛娘戏就专习戏曲。后来为了赚钱养家,他去广东打工,近年才重操旧业。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曾组队去广东乡镇演出牛娘戏,最大的场面有2000多人观看。

在唱戏中,发生了一个动人故事。一个女人已育一双儿女,但嫌弃丈夫贫穷,回娘家准备离婚,刘金正好来到女人娘家的村唱牛娘戏,而女人也正好来听戏。戏中演员上下台之际,有村民请刘金唱一曲劝和,刘金遂唱了离婚山歌,把离婚的种种坏处、哀怨唱出来,女人深有感触,思虑再三,一周后回家,夫妻两人和好如初。如今刘金的牛娘戏队缺个二胡,他想邀请黄正锦加入他们的队伍,可是黄正锦年长又不会开车,只好作罢。

黄正锦出去玩,家门常不锁。黄正锦许久未回家,我只好离去。走在乡间的小道上,我接到村支书的电话,“正锦刚来我家坐,答应一起去演出了。”

新闻推荐

创造更美“容颜” 全市各级各部门开展大扫除活动

本报讯(记者曾韵通讯员罗文卢恒吴秋莹)临近春节,为全面营造干净有序、文明和谐的节日氛围,共创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境,1月9日,按照...

岑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岑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