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同梦 奋进梧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刊》纸质版及网络版发布后,引起了广大市民读者的热烈反响 珍贵史料 时代记录

梧州日报 2019-09-30 06:31 大字

本报讯(记者 陈素雅)9月28日,梧州日报社策划采编的《与国同梦 奋进梧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刊》(下文简称《特刊》)正式出版,陆续投送到读者手中,并受到读者的欢迎。而当天,《特刊》网络版(“特刊电子书”)推出后,也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引起了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读者的反响。

历史缩影勾起读者情怀

新中国成立以来,梧州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创造了许多项“第一”。本次《特刊》围绕梧州取得的成就,尤其是获得过的世界级、全国级、自治区级“第一”称号的项目,分 “创造力量”“奋进步伐”“追梦历程”“时代足音”四个篇章进行展示,生动展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梧州市的巨变。

在《特刊》采写过程中,梧州市志办原主任陈金源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并提供了不少珍贵的史料素材与当事人的联系方式。陈金源尤为关注报道梧州的资源优势及名特优产品的“创造力量”篇章,在看到《特刊》的内容后,他深感梧州工业史料的挖掘有了后来人。他说:“梧州是广西现代工业的发源地,市志办曾出版过关于‘梧州之最’的书籍记录史实。但是像《特刊》这样侧重于记录梧州历史优势产业,并且深挖当年细节的通讯报道,在我印象中还是第一次。”陈金源表示,《特刊》就像一份沉甸甸的历史缩影,能勾起读者情怀,让每个曾经身在其间的梧州奋斗者从中汲取奋进力量。

梧州市政协原文史委主任曾强在通读《特刊》后,认为其图文并茂,较好地展示了梧州70年奋斗的辉煌历程。“《特刊》是梧州媒体在新的发展理念指导下,深挖新时代梧州精神的载体。特刊报道故事性、历史性兼具,而且没有忽略近年来梧州人取得的新成就。”曾在新闻界、文化界深耕多年的曾强还关注到,在《特刊》的“追梦历程”篇章中,记者挖掘了长洲区政协文史馆、岑溪市档案馆建立过程的故事,重温了梧州籍运动员取得的辉煌成就。“这些都体现了梧州人在新时代注重社会效益与人文情怀的新风。”

梧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林英家中还收藏着梧州日报社在2009年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的特刊《我和我的祖国》。10年之后,忙于下乡指导工作的林英在工作间隙浏览了今年的《特刊》。“《特刊》全面反映了梧州在过去70年间创造的成绩,这是在梧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下取得的,让人自豪也催人奋进。在新的时代,我们理应勇担使命,努力为梧州经济社会发展再立新功。”林英说。

“特刊电子书”“刷屏”网络

本次《特刊》还有一个突出亮点,就是以纸质版为基础,选取部分章节,通过新媒体的表现手法,制作特刊网络版,让当事人“跳出”平面介质口述历史。市民可以通过梧州零距离公众号发布的“特刊电子书”,在手机上实现对特刊的无障碍畅读。

老读者陈汉林远在英国彼岸通过手机阅读了特刊网络版的内容,特地要求记者为他保存一份纸质版《特刊》。2004年,他进入长洲水电公司成为一名普通司机,目睹了西江流域2005年特大洪水在梧州肆虐的情形。而在这之后的十多年,他也亲身感受到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给梧州特别是泗洲岛带来的变化。在阅读《特刊》“奋进步伐”这一篇章时,他特别认真。他说:“西江特大桥等梧州市重大道路交通项目的竣工,我们司机是感受最深的受益者。”

大二学生黄玉婷在28日当天通过扫描二维码观看了与《特刊》有关的视频,并通过网络转发到朋友圈等页面。黄玉婷表示,作为一名“00后”,阅读《特刊》接受梧州历史的洗礼,是最好的爱国教育。而当天“特刊电子书”在微信推送后,网友hyj“今日特刊,明日市志”的评价,更是得到众多网友点赞及转发。

新闻推荐

实现公路铁路无缝接驳 梧州综合客运枢纽站将于本周六投入使用

本报讯(记者邓发浩)9月23日,记者从广西梧州超大金晖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梧州综合客运枢纽站将于9月28日(本周六)投入使用。...

岑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岑溪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