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贫困群众 自我“造血”功能 岑溪市大业镇易地扶贫安置点引进企业开设生产车间

梧州日报 2019-07-22 08:45 大字

本报讯(记者 李欣鞠 通讯员 覃波 黎荣臻)7月18日一早,居住在岑溪大业镇古味村易地扶贫安置点的搬迁户覃沛珍像往常一样,来到安置点附近的皮具生产车间上班。

古味村扶贫安置点共安置33户166人,周边古味、大献、奕清、胜垌还有3000多名贫困人口。为增强贫困群众自我“造血”功能,大业镇出资在安置点附近建设后续产业厂房,帮助贫困劳动力特别是易地扶贫搬迁户就近就业,拓宽增收渠道。

大业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安置点后续产业厂房项目总投资约260万元,建成两个轻钢结构标准厂房,并配套建设道路、给排水、亮化、绿化等基础设施。经过洽谈,该镇引进了岑溪市捷盛皮具有限公司进驻安置点开设生产车间,可提供200余个就业岗位。“明年起,厂房每年收取的9万元租金,按比例分配给古味、大献、奕清、胜垌四个村,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该负责人说。

捷盛公司负责人覃明告诉记者,安置点车间在6月26日正式开工,首期吸纳了63名周边村民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25人。公司按件计薪,经过培训和实练后,工人日渐熟悉工序,日均工资50多元。“车间计划7月底增加100台皮具生产机器,到时用工人数可增加到150人。”

新闻推荐

点亮“微心愿” 慰问显真情

本报讯近日,岑溪市政协主席冯天德、副主席唐家明到挂点联系社区岑溪市岑城镇思英社区开展“双报到”活动。在低保户钟树坚...

岑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岑溪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