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十载 迷琢玉 达人秀
李勇新忘我雕刻玉石。李勇新的玉石雕作品《一鸣惊人》和《苗寨人家》。
从平面绘画转向立体雕刻,岑溪的李勇新将精湛的绘画技艺融入立体的一雕一刻中,人在琢玉,玉亦在琢人,栩栩如生的作品,是他成长的印记——
庞广蛟文/摄
1月5日,李勇新如往日一样,坐在隐藏于狭窄小巷的工作室中,二十多平方米,全神贯注地忘我投入玉石雕刻。
雕刻这门技术,需要根据玉石的成色变化,不断调整思路和推翻原来的构图,大动“手术”从而形成一件成熟的造型玉雕作品。从事雕刻工作12年,李勇新不断超越自我,并于去年获得了“梧州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从平面绘画转型立体雕刻
岑溪市岑城镇垌尾村半河组的李勇新,自幼爱好画画,哪怕父亲却极力反对,他还是坚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1992年,李勇新毕业于广西艺术学校工艺美术绘画专业,首先到了深圳海天出版社做美编,虚心向前辈学习请教,艺术修养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两年后,他打道回府,在岑溪从事摄影和背景画绘制等工作,他没有成本开店经营,居室就是工作室。
李勇新擅长画花鸟,由于工笔细腻,逐渐名声在外,不但占领了岑溪市场,业务还拓展到梧州市区、藤县、苍梧、蒙山及周边的玉林、广东罗定等地。每十幅画卖价六七千元,一幅画平均耗时三至五天。在当时,这份收入算不错了。
2006年,李勇新在网上看到别人的木雕作品,他迷上了里面的根雕艺术。
画画是平面的,雕刻是立体的,会画画的人不一定掌握雕刻技术。一切从零开始,开始时,只有顾客愿意叫他制作简单的器物,如观赏石和岑溪金沙玉的底座。不甘现状的李勇新,不断临摹学习网上的优秀根雕作品,过了相当长的时间,才有熟知的朋友陆续乐意找他代工根雕,代工费只有一百几十块。回忆起那段新手上路的过程,李勇新心怀感恩,正是有了别人给予的练手机会,他才走到今天。
做木雕3年后,2009年,李勇新转向了岑溪金沙玉雕刻。其时,岑溪刚刚发现金沙玉,民间兴起了雕刻和收藏热潮。
精雕细刻赋予血肉肌理
木雕和玉雕都是用吊锣机雕刻,刚开始时,李勇新浑身酸胀,尤其是手,连筷子都快拿不起来,慢慢地李勇新才适应了。
“三分料,七分工”,这句话说明雕刻工艺对一件作品的重要性。雕刻金沙玉成分主要是闪闪发光的云母,看上去洒满金沙,一块金沙玉有红、黄、白、灰、黑等颜色,雕刻时要根据石头的形状、裂痕、颜色和客户的要求提前设计图案,开大坯后,再根据颜色的分布和变化调整、优化原有的设计,设计预案、顾客要求和石料品相三者之间,往往有一定的冲突和差距,因此,李勇新总是投入高度热情和专注,雕刻力求尽善尽美。将平面图案画到图纸上,脑中形成清晰立体图,每一次雕刻都慎之又慎,该镂空的镂空,该保留颜色的保留颜色,尽量就着材料优化设计,让成品更丰满,更多遐想。
在李勇新的金沙玉雕作品《居高声远》可以发现,那薄薄的蝉翅和细细的脚抓,实在考验雕刻者的耐性、力度和技巧,一不小心就可能断裂和穿孔。就是石料的基础,遇到金黄色的玉石的部分,就设计为金蝉,遇到白色的部分,就设计为树叶,看似多余的红色,他巧妙设计为成熟的果子,雕刻中遇到的裂位,就把其镂空穿透,随着颜色的变化、走向,随时增减景物,赋予作品更多的感染力。他的作品《苗寨人家》则构图巧妙,吊脚楼、盘曲的大树、金黄的树叶、斑驳的石级、迎接两母子归来的老奶奶和白毛小狗,构成了一个赶圩归来的苗寨人家的画图。
“人在琢玉,玉亦在琢人。”李勇新认为,对自然的认识越仔细,雕刻起来就越精细。玉雕行业有句话,“画工有多精细,雕出的作品就有多精细”,10年玉雕经历,将李勇新年轻气盛的性急脾气磨没了,他在不断积淀自己,在思考中不断成长。
李勇新认为,所谓一个雕刻手艺人,对人文、自然、历史、军事、艺术等方面都需要了解,如人物的服装、性格以及当时的思想状态,都是创作作品的出发点。
有时候,李勇新端起一块玉石,一端详就是一两个小时,有时苦思不得其图,有时突发灵感,即使是睡下也要爬起来画好图纸。构思是极其关键的一步,对整体雕刻起着至关重要的方向指引作用。而完成作品后,给作品起名,李勇新也颇费心思,一个有诗意和响亮的好名字,能全面反映作品的内涵。
去年10月,梧州市工艺美术作品展和评比中,李勇新选送的《君临天下》、《一鸣惊人》和《苗寨人家》三件作品中,《苗寨人家》从109件玉雕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金奖,并获得了“梧州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新闻推荐
本报讯2018年12月26日,自治区专家组到岑溪市考评验收东山文化公园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要求要以此为契机,健全工作...
岑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岑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