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竹芒编织到纸绳编织,岑溪市南渡镇手工艺人 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份勤劳 与智慧 巧手编织梦想 奋斗改变生活
本报记者 肖旻泰
今年9月13日至17日,第五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岑溪市南渡镇竹芒编织技艺第七代传承人罗敏,作为广西草柳藤类项目唯一的选手闯入决赛。在技艺展示环节,罗敏以彩色环保纸绳编织成的特色茶箩,获得现场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罗敏的彩色环保纸绳编织技艺,源自岑溪市南渡镇的竹芒编织手工技艺,2014年获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日,记者来到南渡镇,从冯一、莫英连、罗敏三代传承人口中,了解到竹芒编织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故事。
竹芒编织多为生计
1955年出生的冯一,已经是南渡镇竹芒编织工艺的第五代传承人。在他的童年记忆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南渡镇几乎每家每户都会用藤竹制作生活用品,这些藤竹制品多数自用,少数拿到市集上交易。七十年代初,南渡镇开始组建麻竹工艺厂,把民间手艺人集中起来制作竹篮、竹笠、青芒扫帚等,再统一销售,这是竹芒编规模化生产的早期。1974年,冯一高中毕业后进入麻竹工艺厂当学徒。
“我当年可是扎扫帚的一把好手,把芒花前段对整齐,大概20根芒花就用芒藤扎成一捆,每8小捆绑在竹上做成一把扫帚,一天能扎十几把。而制作竹椅主要以流水作业的方式,从制作凳脚、凳面,凳圈等零部件,到开沟槽、烙花、打孔等工序都有专人负责。”谈起当年制作竹制品的经历,年过六旬的冯一如数家珍。
1980年,竹芒编第四代传承人梁富有开办了南渡竹艺厂,产品出口销往香港、东南亚等地。冯一进入南渡竹艺厂后,除了参与内部生产,也接触一些外部业务,积累了足够经验后,冯一萌生了另立门户的想法。
转型发展纸绳编织
1990年,冯一离开南渡竹艺厂,办起了南方工艺厂(后更名为“南渡全兴编织工艺厂”),竹芒编第六代传承人莫英连也在这时来到他的厂内工作。
“竹制品的制作工序复杂,在编织前,首先要对新鲜竹子去皮、破篾,再用火烘烤、用药水浸泡,制作完毕后又要上油和晾晒。有时忙不过来,我们会到附近的夹宝村、盘古村等地招募临时工,最多时一下子招了150多人。”莫英连介绍道。
近年来,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外出打工,劳动力缺乏,南渡镇的竹芒编织品渐渐少了,环保纸绳编织品成了“新宠”。与传统竹芒编织品相比,纸绳编织品具有轻便、吸潮、不易发霉,颜色鲜艳等优点。纸绳编织品中以茶篓最多,冯一与梧州的一些茶企签订有合作协议,订单多时达上万件。除茶篓外,冯一和莫英莲还研究出如苹果形收纳盒、心形纸巾盒、文具盒等20多款纸绳编织工艺品。
“金属框架和环保纸绳都是现成的,不用大费周章地上山砍竹,村里老人在家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做,手脚麻利的一天能做二十几个。”莫英连说,他们每月都会用卡车把原材料和样板拉到村里,过一段时间再把成品收上来,为当地农民创收。
目前,南渡镇专门从事编织加工的企业有40家,当中既有单做纸绳编织或竹芒编织的,也有两者兼做的,从业人员达5000多人。
非遗传承延续传统
2014年,在岑溪市文化和体育局的指导和帮助下,岑溪竹芒编织手工技艺被列为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莫英连被选为非遗传承人。今年9月,岑溪竹芒编织技艺第七代传承人罗敏前往济南参加第五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把这一传统民间工艺呈现在国人面前。如今,南渡全兴编织工艺厂也多了“扶贫示范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这两块牌子。
“纸绳编织虽然没有竹芒编织那么费时费力,但想要编出更多花样,需要更繁复的工艺,很考验耐心和细心。”罗敏说话时,一直没停下手上的活计,六七根不同颜色的纸绳,经过精妙的编排,变成一个别致的小茶篓。
闲时,罗敏还会到南渡镇中心小学教授手工课程,许多农村孩子也会在假期帮家里代工做编织品,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岑溪竹芒编织工艺得以传承的重要原因。
从竹芒编织到纸绳编织,从原材料到技艺都在改变,但不变的是南渡人一双勤劳的手和一颗灵巧的心。
新闻推荐
本报讯10月30日,苍梧县公安局在岑溪市公安局的协助下,在岑溪市将涉嫌组织考试作弊罪的犯罪团伙的主要成员黄某涛、黄某健、...
岑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岑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