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小纪委”发挥大作用 梧州市实行“三合一”模式补齐基层监督短板

广西日报 2018-09-27 07:57 大字

本报记者潘登通讯员陈智锐

“五保新村一直没有聘请管理人员,但是上级却一直在拨付管理经费,钱用在哪儿了?”今年5月,岑溪市水汶镇良乃村廉洁工作站监督员陆守先向上级纪委监委干部提供了一条线索,由此牵出一批涉及五保新村违规管理问题案件,挖出梧州市第一起使用留置措施的案件。这是该市基层廉政监督发挥作用的一个典型例子。

近年来,梧州市纪委把监督视角对准基层“微权力”和“微腐败”,将基层廉洁工作站、镇派驻村廉政监督员、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责和优势结合,实行“三合一”模式,着力补齐基层监督力量不足、覆盖不全、效果不佳等短板,取得较好成效,获得自治区纪委监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数据显示,今年该市各基层廉洁工作站共提供问题线索214条,同比增长107.8%;协助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131件,同比增长10.1%。

A

探头再向下,提质升级更明显

2015年9月,梧州市率先在万秀区角嘴街道蓝天社区探索建立全区第一个廉洁工作站;

2016年实现62个社区廉洁工作站监督全覆盖的“1.0版”;

2017年实现1000个村(社区)廉洁工作站全覆盖的“2.0版”;

2018年推动升级,打造制度健全、监督有效、宣教凸显的基层廉洁工作站“3.0版”;

梧州市近几年查处的村级干部数量占全市查处干部总数的近七成,基层监督难、村级监督乏力的问题比较突出。该市在全面推广基层廉洁工作站建设同时,针对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多发高发,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监督作用发挥有限的现实问题,在岑溪市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建立镇派驻村廉政监督员制度,由镇包村干部对联系村的党风廉政建设担负监督责任,将村级监督上提一级。

然而,随着工作深入推进,梧州市纪委总结发现,如果村“两委”开会不通知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就难以监督村两委工作。

此外,镇派驻村廉政监督员在村里没有固定办公场所,经常办完事就走,其监督者的身份意识不强,监督随意性大,缺乏严肃性。

“实行‘三合一\’模式,才能补齐以上短板。”梧州市纪委常委梁初立说,从查办案件的数据分析,以前纪检委员受村和社区党总支(党委)的领导和影响,因此廉洁工作站对村(居)两委班子权力运行的监督效果是打了折扣的,实践证明,将基层廉洁工作站、镇派驻村廉政监督员、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责和优势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好成效。

B

制度再优化,监督力量更强大

如何解决基层三方监督力量各自存在的短板问题?

2016年底梧州市纪委积极探索实行“三合一”模式,以廉洁工作站为主体,让廉政监督员当好纪检监察组织的助手,推动基层纪检监察组织落实落细监督首要职责。在具体工作中,实行“一整合两集中”:把驻村(社区)廉政监督员、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职能整合到廉洁工作站,人员和工作经费向廉洁工作站集中,由驻村(社区)廉政监督员担任站长,对开展监督工作负总责,定期向镇党委、纪委汇报履职情况。

在苍梧县木双镇,该镇注重把与村民接触较多的俗称农村“三宝”(流动商贩、村医、渡工)发展为廉政监督员,发挥他们活动范围广、接触群众多、收集问题及时等优势,精准有效开展监督工作。2016年底,该镇双贤村廉洁工作站廉政监督员反映,双贤村塘冲组组长、党员吕某对本组集体资金收入管理不规范,涉及金额4万多元。镇纪委接报后,迅速对其进行立案查处,并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各地挑选廉政监督员时,只有把力量配齐配足配强了,监督责任才能落实。”梧州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韦优称,开展基层监督工作,人是关键因素,为此梧州每个基层廉洁工作站由驻村廉政监督员、村(社区)党总支(党委)纪检委员、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和热心党员群众组成,一般配备5名固定监督员。同时,建立一支志愿监督队伍,注重吸收工作热心、消息灵通、威望较高的村(居)民,尤其是退休老教师、老党员和经济能人加入。目前,全市监督队伍5000多人,志愿者队伍约4000人。

C

模式再创新,日常监督更规范

为了让监察监督覆盖更全面,梧州市纪委监委探索监察职能向基层拓展延伸的有效途径,把原有“两监督一协助”职能扩大延伸为“四监督两协助”,即监督行使公权力公职人员、监督“八小时以外”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监督民生资金落实情况和监督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使用情况;协助上级党委(党工委)开展廉政宣传教育;协助上级纪委监委查办违规违纪违法案件。

“四监督两协助,让廉洁工作站发挥更大作用。”梧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黄中贤说,要丰富基层监督权限,激活基层监督活力。

“三合一”模式补齐基层监督短板,各县(市、区)新整合后的基层廉洁工作站开始“各显神通”,结合实际创新监督模式,努力把老百姓家门口的“纪委”招牌擦得更亮。

苍梧县把清风茶社“以茶话廉”平台作为廉洁工作站,在履行监督中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后,对基层党员干部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指正教育。“以茶话廉”平台启动后,镇纪委派出干部联合村(社区)廉洁工作站组织开展谈话提醒685次,纠正党员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171件。

蒙山县、万秀区探索网格化监督模式,由站内人员分片负责监督,各网格内设置信访举报信箱,公布监督方式,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今年以来,蒙山县和万秀区的廉洁工作站已累计收集群众举报问题线索300多条,在及时发现群众身边“微腐败”问题上发挥了“探头”作用,真正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纪委”。

新闻推荐

现年80岁的林日钊带着其56岁的大儿子林东生、42岁的二儿子林东华、12岁的孙子林正宇以及9岁的曾孙林炜松,四代同台高歌尽兴,接力传承乡间音乐,在农村中极为少见

覃波文并摄九月初的一天,秋雨连连。在岑溪市糯垌镇昙海村,一间还没有装修的楼房并不起眼,却热闹非凡。十几个人围观着老幼5...

岑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岑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