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自动速报达到“秒级” 全市监测预警体系趋于完善应急处置能力提升

梧州日报 2018-07-31 09:17 大字

本报讯(记者 陈可夫 通讯员 陈哲 晏廷皆)“速报参数:据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7月30日17时10分在海南五指山市附近发生3.5级左右地震,震中位于北纬18.73度,东经109.69度。产出说明:以上内容由机器于2018年7月30日17时11分44秒自动编写,用时2秒,公测阶段仅供参考。”这是中国地震台网地震速报机器人发布的一则自动速报消息。

本次地震数据也被梧州市的测震仪器同步捕捉,并上传到广西地震台网中心。市地震局技术人员介绍,地震自动速报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地震台站监测的数据快速汇聚地震台网中心,通过速报软件自动处理并快速生成地震速报信息,为快速应急救援决策提供依据参考。

据了解,广西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项目与广西地震背景场观测网络梧州分项目已完成新建18个台站,完成岑溪GNSS站、藤县地下流体观测站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及13个地震宏观观测点选址,监测台站密度已达到约50公里/个。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后,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可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给预警目标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预警时间,可以切断正在运行的铁路、发电厂、大型电站,引导公众应急避险。

据介绍,梧州市紧邻国家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通过掌握和利用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这一防灾减灾领域的新兴技术,能够显著提升获取地震预警信息能力和抗震防灾信息能力。今年上半年,梧州市在升级地震测报设备、组织中小学加强地震应急演练、公众防震知识普及的同时,还在总结“7·31”苍梧5.4级地震等历次应急处置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设计构建地震事件基层第一响应人体系。该体系依托乡镇干部、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各级各类学校老师、乡镇及村卫生院(所)医生及基层“三网两员”人员骨干,建立全市5000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第一响应人)队伍,为平时的防震减灾社会科普宣传、宏观异常现象的报告与处置、震时的震情灾情速报等工作开展提供基本保障。

新闻推荐

优质葡萄助力脱贫攻坚

7月20日,游客在岑溪市马路镇福塘村占地16亩的葡萄园采摘成熟的葡萄。近年来,岑溪市将扶贫产业作为脱贫摘帽的重要抓手,坚持...

岑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岑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