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济桓:誓死捍卫民族大义

西江都市报 2018-04-06 17:38 大字

陈济桓(1892年——1944年),陆军中将。字玉承,号昆山。广西岑溪县(今广西岑溪市)人,出生于筋竹镇。1944年11月在桂林抗日保卫战中殉职,时任国民革命军桂林城防司令部参谋长、副司令官。1945年6月,陈济桓被追赠为陆军中将。

陈济桓于1909年起投笔从戎,先在桂林学兵营当学兵,后于梧州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期,他参加新军混成旅北上,在军中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等职。北伐战争时期,他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一独立团团长,并亲率99名敢死队员,为北伐的龙潭、梁园战役立下战功。后来,他进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级班受训,1927年晋升少将参谋兼汉口禁烟局局长,1930年任四十五师少将副师长兼一三二团团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济桓因足伤不能率兵北上,转任桃花金矿(现东南金矿)矿区主任。1944年夏,日军从湘粤两路侵桂,陈济桓于危难中受命任桂林城防司令部参谋长。指挥三十一军的一三一师,四十六军的一七零师及爱国学生军1万多人,与桂林人民一道抗击日军,开展桂林保卫战。同年10月,日军攻城前夕,陈济桓致信夫人罗佩英,为尚未出世的孩子取名,信中称“如我得胜利,则叫‘可卫\’;如若战败牺牲,则叫‘可伟\’,即我死亦伟大也”,由此可见陈济桓誓死捍卫国土之民族大义。

1944年11月1日,日本侵略军以数倍兵力向守城部队猛扑,经过多月的浴血奋战,8日晚,日军施放毒气,攻占七星岩的国民党守军大本营,800余名官兵中毒牺牲。11月9日,在经历了桂林北站、七星岩、中正桥(今解放桥)等战斗后,陈济桓在率部突围到达猴山隘附近时,身受重伤,身边只剩下卫士三几个人。他在指引卫士冲出包围圈后,自己饮弹殉职。陈济桓牺牲后,人们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一张盖上血指模的名片,名片背面写有“我身受伤,不能离开阵地,恐为敌所俘,有失国家尊严和民族气节,故杀身报国”的遗言。

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追认陈济桓为革命烈士。

(图文均据《梧州烈士》一书)

新闻推荐

阅读的人生更精彩

本报讯为了积极建设学习型的有朝气的学校,近日,岑溪市第五中学举行了“多读书读好书”活动启动仪式。“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校...

岑溪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岑溪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