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1988年,岑溪市归义镇金鸡村成为自治区第一批文明村;2017年,金鸡村成为全国文明村。近二十年来,金鸡村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变,文明之风也令人称道 文明新风吹 金

西江都市报 2017-12-27 15:40 大字

报告摘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本报记者 谢韵

“上世纪80年代,金鸡村就是自治区文明村,如今又成为全国文明村,作为一名老‘金鸡人\’,我当然高兴。”说起家乡,岑溪市归义镇金鸡村90岁的村民钟作章充满自豪。

在他看来,文明村不仅有“一栋栋精美的小洋楼、一条条整洁的村道”,更有对村里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层次更高了。”钟作章说。

经济发展反哺乡村建设

上世纪80年代,金鸡村的村办企业迅速发展,作为村干部,钟作章对企业回馈村里建设的事情记忆犹新。

“金鸡小学的筹建就得到了村办企业的大力支持,他们有的捐资金,有的捐石材。”钟作章说,除此之外,企业老板还会在每年春节前给村里的五保户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正是这种“齐心协力谋发展,尊老爱幼成佳话”的氛围,助金鸡村获得了自治区文明村的荣誉。

时至今日,这个优良传统仍在延续。

离金鸡村村委办公楼不远处的一家石板厂,是金鸡村村民李伟强的企业。在外打拼多年的他,如今将石板厂安在了家乡。李伟强说:“一来可以拉动乡亲乡里就业,提高他们的收入,二来也可以为家乡经济作贡献。”

近年来,金鸡村也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并安装60多盏路灯,清理整治老街河道600多米,新建了村卫生室。同时,该村每年投入一定资金用于村卫生保洁工作,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制,与保洁人员签订保洁责任书,开展“美丽金鸡·宜居乡村”活动,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和改水改厕工程,整治村容村貌,改善生态环境。

深挖文化丰富文明之风

文明村的“文明”二字,不仅体现在村容村貌的改善上,还体现在精神境界的提高上。

岑溪市归义镇党委委员黄禧铭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切实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我们也一直秉承这样的理念,在着力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时,深入发掘和弘扬红色文化。”据悉,近年来,归义镇深入挖掘李植华烈士纪念碑红色文化资源,唤醒人们对红色精神的记忆。

革命烈士李植华是金鸡村人,生前曾任凤山县县长、红七军营长。在1930年的一次战斗中,李植华壮烈牺牲。2014年,金鸡村在归义镇政府的帮助支持下,对1983年建造的李植华烈士陵园和纪念馆进行了修葺翻新。

同时,“李植华烈士纪念碑”党性教育专线的打造,以及“红色文化看传承、穿越时空的对话”等系列主题活动的成功举办,也引导全村的干部群众重温了革命传统。

金鸡村村民、梧州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钟贤文告诉记者,近些年来,前来李植华烈士纪念碑前悼念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群众越来越多,尤其是在烈士纪念日、党员活动日期间,“这是我们金鸡村的骄傲,也是我们不应忘却的文化与灵魂”。

此外,金鸡村还经常开展文艺表演活动,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我们希望将金鸡村打造成经济强、人民富、精神风貌好的全国文明村。”黄禧铭说。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新闻推荐

岑溪 进去洗了个澡 她再没能醒来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周如雨通讯员吴家宁)12月21日,在岑溪市波塘镇大公村村民老吴家,一名应邀前来参加乔迁喜宴的外地女子,因使用燃气热水器不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不幸身亡。据当地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

岑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岑溪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