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县开展人工增雨缓旱情助春耕 解渴!走近增雨抗旱小分队

广西日报 2021-02-18 06:48 大字

本报记者周映通讯员苏少青李林红

“目前,梧州市的南部有一片降雨云团正在逐渐向苍梧县方向移动……”2月9日6时,在接到市气象台值班预报员的电话通知后,早已蹲守在苍梧县独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的苍梧县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分管负责人孙小龙与同事们立刻兴奋起来,大家都知道期待已久的作业时机即将到来。

工作人员紧张有序地做着准备,确定方位、填装人工增雨火箭弹、调整发射仰角、申请空域……一切准备就绪后,7时44分,随着“5、4、3、2、1”发射的命令,火箭弹直冲云霄。作业后全县普降中雨,给干旱已久的大地带来一场“甘霖”,孙小龙与同事们又出色地完成了一次人工增雨作业。

2020年12月以来,苍梧县累计降水量仅有16.1毫米,为1958年以来同期第2少;降水量明显偏少,土壤墒情明显下降,县内出现不同程度气象干旱,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对春季生产和森林防火产生不利影响。

苍梧县气象局高度重视旱情发展,每天收看天气会商视频,密切关注降雨天气过程,加强与上级及周边台站沟通交流,及时组织业务人员开展重点分析研判,提前做好人工增雨作业准备。

2月7日,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下发了增雨(防雹)潜力预报和作业预案,孙小龙立即组织业务人员对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进行分析,确定2月9日具备作业条件后,立即部署作业各项准备工作。

本次降雨对有效缓解苍梧旱情、改善土壤墒情,增加山塘水库蓄水,降低森林火险等级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不少人看来,人影工作是一项可以“呼风唤雨”的神奇工作,但这背后却并不是轻轻松松发射几枚炮弹那么简单,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为了抢抓有利天时,除了严密监测天气变化外,孙小龙和同事们必须提前赶到指定地点,常要克服复杂的山路交通状况,顶风冒雨、饥肠辘辘地在野外作业点长时间坚守待命,经常一等就是好几个小时,甚至通宵达旦。

“虽然工作中会面临各种挑战、各种困难,但为气象防灾减灾、农业生产、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水贡献力量,我们义不容辞。”孙小龙说,下一步,苍梧县气象局将继续关注天气变化和农情趋势,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新闻推荐

留在梧州过年活动多 “原味岭南·年味梧州”春节假日梧州本地游活动启动

本报讯(记者李欣鞠通讯员黎滢)2月9日,我在梧州过大年——“原味岭南·年味梧州”春节假日梧州本地游启动仪式暨精品旅游线路...

苍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苍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