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轶事 倪东荣

梧州日报 2021-02-18 06:42 大字

小时候,尤其盼望过年,在上世纪80年代的农村,过年对孩子们来说意味着有三件大事:吃鸡腿、穿新衣裳和拜太翁。记得1987年春节前夕,还在读小学的我突然得了重感冒,茶饭不思。爸爸一边给我熬药一边忧心忡忡地说:“唉,这可怎么办,过年鸡肉你都吃不到了。”这句话我记忆犹新。可见当年农村物质条件匮乏,杀个鸡也是过年才有的待遇。

入夜,吃过年夜饭,洗完澡之后孩子们都会自觉换上一套新衣裳,除旧迎新,打着手电筒跟在大人屁股后面去看电影,雄赳赳、气昂昂,那股精气神别提有多美了。换上新衣,吃着鸡腿,燃放着鞭炮,看着电影,这是记忆里孩提时候过年的盛景。还有一样重要的礼仪,那就是拜太翁。

爸爸出生在上世纪30年代,对礼节较为讲究。随着时代发展,乡下的婚丧嫁娶,程序上已经一切从简。但对于每年一度的拜太翁他尤为看重,每当我们孩子几个因为路途遥远而想打退堂鼓,他就数落道:“每年365天才那么一回,有什么辛苦可言?”但是,苍梧县旺甫山区农村的拜太翁程序,跟城里人略有区别。

除夕夜,村里人习惯将杀好的鸡连同猪肉、米饭、水果、糍粑等贡品摆到村里祠堂拜太翁,寓意辞旧岁。到了凌晨时分,燃放鞭炮烟花之后,每家每户都迎着夜色和新年的寒露,去村祠堂和几公里远的祠堂拜太翁,寓意迎新春,祈福兴旺。

凌晨,打着哈欠的我遇到一起到祠堂的人,不管认不认识都会叫一声“早晨”。拜太翁仪式简单但又机械,每年农历大年初一,村民都会争取最早去拜太翁。

有一年,爸爸身体不舒服,我和兄长起床晚了,农历大年初一日上三竿了才挑着贡品去拜太翁,一路上被前来“行大运”(赶新年集)的乡亲们嘲笑不已。更有一年春节,下雨天路滑,又是茫茫黑夜,我和二哥去拜太翁路上爬坡时摔了好几跤,衣服破了不说,贡品丢得到处都是……孩提时候的年味,充满天真的快乐,也有尴尬的回忆。这些记忆让我们长大后急于离开贫瘠、愚昧的农村,向往外面的世界。最先打退堂鼓的是二哥。上世纪90年代初,他在省城读书,心思都在外边的世界了。有一年春节,他打电话让我转告爸爸:“今年春节不回乡拜太翁了。”

然而,时代在变,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春风吹拂,家乡变化可谓日新月异,每天一个样,而且人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农村不但生活越来越富裕,文化活动也异彩纷呈。

经过多次修葺,从梧州市区国道到旺甫山区家乡,村级水泥公路愈加宽敞整洁,“条条大路通罗马”。公路两边的砂糖橘树挂满果实,农民每家每户年收入基本不低于4万元,有的甚至达到十万元、几十万元。我们家乡的房子越来越气派,一幢幢矗立,漂亮的装修效果显示出农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在政府的扶贫政策下,五保户们都住上了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

以前生活贫苦的二叔,靠养殖勤劳致富,买了辆国产牌子的七座汽车,一家大小前往龙圩区的南宁百货采购年货。超市里琳琅满目的衣服,不再是孩子们过年才有的福利。邻居老林过年的举措,更令我震惊不已——春节带全家去海南度假,过一个旅游大年。这几年,老林是村里种植大户,各项收入超过10万元。经过多年的发展,家乡的年味也不同了,更多充实的幸福与喜庆,里面饱含了人们辛勤劳动的汗水,也饱含了党和政府对群众切实的关怀。

除夕夜,我吃完饭后问二哥,“天气这么冷,还回乡看看,拜太翁吗?”二哥启动他新买的汽车马达说,“当然要去!传统习俗不能丢,祈福感恩的仪式不能忘。但要换个方式回去,我们开四个轮子去。”

新闻推荐

零距离问政 跨省就医 能否报销 问题:我爸爸在苍梧县参加了新农合保险,但是因为帮忙带孙,平时都是在广东佛山生活。最近他身体不好,医生说需要做手术。因为子女们都

1.这种跨省异地就医,可以报销医疗费吗?2.如果可以跨省报销,需要什么样的前置手续吗?3.还是说事后再凭资料报销?又需要哪些手续...

苍梧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