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电力建设往事

梧州日报 2020-10-01 06:54 大字

1981年的莲花山发电厂。黄国明提供检查用户安全用电(左一为作者) 黄国明提供

黄国明

我在1975年进入当时的梧州电厂工作,目前已经退休。作为一名电力人,一直对梧州电力厂的历史有浓厚兴趣,也为梧州电力公司曾为广西第一家电力工业企业而自豪。

按照史料记载,1915年4月,商人余瑞初等兴办梧州电力公司,设厂于城北龙母庙左侧山坳,装发电机2台各100匹马力(合147.2千瓦,德国西门子产品),供电电压110伏,这是梧州第一家电力企业,也是广西最早的电力工业企业。1934年8月,广西为统筹整理全省电气事业,曾将梧州电力厂改名为广西电力厂。

积极抗战,工人转移设备

因经营不善,为顺理民意,电力公司被接收并定名梧州市电力厂。1927年择址于桂江西岸的榜山,建成富民电厂,机组3台总容量为600千瓦。1944年日军侵占梧州,厂方将重要机器设备紧急疏散到苍梧长发乡。梧州沦陷期间,日军无法利用电厂设备发电供水。

1945年8月,日军投降,工人回厂清理厂房设备,筹备恢复供电供水。1946年至1948年,分别增加三台发电机。1948年改名梧州水电厂。此段时间,中共地下党组织成员深入到工人积极分子家中宣传革命道理,组织工人24小时巡逻,机智巧妙地使机组安然无恙,护厂工作取得胜利。1949年11月,梧州解放。市军管会派出军管小组接管水电厂。至此,梧州水电厂总装机容量900千瓦,年发电量339万千瓦时,梧州迈进了一个新时代。

发展经济,电力建设先行

1958年,为适应国家“二五”计划发展需要,广西决定梧州在桂江西岸的莲花山新建一座火力发电厂。1959年9月,莲花山电厂1台2000千瓦汽轮发电机投产,之后相继投入机组运行。1973年,年发电量和全市总用电量,分别是1949年的28倍和35倍,梧州市开始进入一个电力发展的时期。

1974年9月,贺县合面狮水电站投产,当年10月富民电厂撤出运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枯水期间梧州地区水电向梧州供电逐年减少,大部分工厂被迫限电停产。为适应发展,自1981年起至1990年,电厂三台1.2万千瓦汽轮发电机安装投产与一台6千千瓦发电机并入电网。至此,梧州市总装机容量为4.2万千瓦,当年供电量29412万千瓦时。

爱厂如家,工人参加义务劳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电力人以厂为家,每周二、五晚饭后的19时至21时固定为“多贡献”时间。晚饭后,稍作休息,我们又回厂里参加义务劳动。这种劳动,不是清理球磨机更换出来的钢球,就是到煤场把煤垛重新翻堆淋水散热以防止自燃。厂部还组织我们将设备随时需要使用的备件运到相应位置,以应急时之需等等。工作完毕,厂食堂也准备“两个菜包一碗白粥”的夜餐,大家工作虽然辛苦但心里美滋滋的,有的人舍不得吃包子就拿回家给孩子吃。

工人烧锅炉虽然劳动强度大,他们也想尽办法多发电支援梧州建设。一些优质煤具有热值高、燃点低、结礁少的特点,因此燃烧充分,发电机能满负荷工作;一些含杂质多的煤,热值低且锅炉结礁严重,不能满负荷工作影响发电机正常运行,我们必须在用电低谷的晚上停炉并组织工人清礁,打开炉门和抽排风机快速冷却炉膛。工人冒着高温钻入炉膛,将那些不能自动掉下的礁块捅下。次日凌晨6点前,锅炉点火又投入运行。这样的故障处理工作,对于电厂工人来说,还算是比较安全的工作。更难更危险的工作,是正值用电高峰的时段,锅炉结礁严重,炉膛不时有大块结礁往下掉、且堵塞排灰口,我们这时则要组织工人突击队来处理故障。这是一项危险而繁重、胆大而心细、体力与智慧的工作,才能保证机组安全正常运行。

2007年11月,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梧州市电业局莲花山发电厂正式关闭。该发电厂自1959年9月8日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至关闭日,累计发电量为43.8亿千瓦时,为梧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完成了它的光荣使命。

此时此刻,我怀念多年来并肩为电厂流过汗、出过力的同事们,也希望新一代电力人能继承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大公无私的精神和优良传统,为梧州电力事业的发展、为梧州美好明天而努力工作。

新闻推荐

街道清洁的“守护人” 记龙圩区环境卫生服务管理站卫生质量监督巡查员梁启聂

本报记者吴小华在龙圩区的多个街道,经常能看到他忙碌巡查城市环境卫生状况的身影。他叫梁启聂,做街道清洁的“守护人”已有...

苍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苍梧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