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摘菜,林中采果,闲鹤流云,斗转星移,就在这一粥、一饭、三餐、四季中,酝酿着无限的诗意 李子柒走红与中式“慢生活”
□ 本报记者 田可新
本报实习生 李倩楠
这两年,“慢生活”火了。秉持这个概念的人们认为,在奔忙中,一个人如果能拥有健康自信的心态、保持积极奋斗的状态,把日子过得有“节奏感”“平衡感”,就大概率地保有了“快乐人生的能力”。
“慢生活”,古韵悠长
旖旎春光下,摘取一篓鲜花,做成酒酿桃花丸;炎炎夏日里,制一杯青梅酒,在繁花草木中纳凉消暑;秋风中,挂一盏观花纸灯,共赏朗朗明月;冬日下,踏雪寻梅,煮食一碗姜汤,暖意融融……
你是否有一刻憧憬过这样的日子?
这是坐落在中国四川绵阳的一处普通乡间院落,由李子柒创造的“向往的生活”。网络视频中,这个素雅清新的年轻女孩,在溪流间捶打衣物谈笑风生,在蜀绣里找寻服饰斑斓光彩,在木活字中重温先民的智慧,每一帧都是浪漫的田园牧歌,每一页都是精妙端庄的古典画。这样的视频产品,产生了1.6亿次的国内b站播放量,国外知名视频网站YouTube上坐拥老外粉丝735万,被追捧为“东方的伊甸园里的自然女神”,还被媒体评为“2019年年度十大影响力人物”之一。
李子柒的走红,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外国人对中国田园生活的想象,更为当下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停停脚步、发现本真的生活态度。比如,她用一个短视频讲述一颗大蒜的成长,拿新鲜的蒜苗蒜苔炒肉;将茎秆编蒜辫、悬挂晾干;花一两年时间,让鲜蒜慢慢发酵,再制成糖蒜调味……随性而来,巧思不断。若用工业化的思维去想,其实每一道制作工序皆有更便捷的方法去完成。李子柒却倾注复杂的劳作,让这场漫长而孤独的生产和守候,有了更独特的意义。“慢生活、新传统,这就是我的生活观念、品牌理念。”李子柒说。
可这“慢生活”又哪是什么“新传统”?那分明也是先人传下来的“智慧活法”。简单点说,我们打开唐诗宋词厚厚的诗卷,就可管窥到迁客骚人的风雅日常。他们乐得小酌,可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愿意“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酷爱品茗,能够“日长何所事,茗碗自赍持”,常常“俗客不来山鸟散,呼童汲水煮新茶”;钟情赏花,日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称“酒醉只在花前坐,酒醒还来花下眠”……
这别样的精彩,在古时就令人艳羡,也让这批“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古人,有了另一番成就。比如,唐代诗人陆龟蒙,隐居松江甫里,任游江湖间,好藏书、写诗,有大才,世称“甫里先生”;宋代林逋,有“梅妻鹤子”的雅号,范仲淹、欧阳修常去登门求教;徐霞客,有“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之志,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而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林语堂,崇尚“智慧而快乐的生活哲学”,在《生活的艺术》中直言,“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还有自称“性子慢”“乐观豁达养天年”的武侠小说家金庸,笔下的大侠,不少都洒脱逍遥,居所诸如《射雕英雄传》中的桃花岛、《倚天屠龙记》里的冰火岛等等。
“慢生活”并非“懒人生活”
清代文学家、小说家、刻书家张潮的《幽梦影》,被称为“才子之书,亦大思想家之书”。书中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生此耳”,着眼于以优雅的心胸去发现美的事物。同时,作者也精妙阐述了古代文人“慢生活”的观念,“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山,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他强调风雅之人,重在有“闲情”,认为那是积极的生活态度——有了“闲情”,方有“雅致”,守住一份“气定神闲”,在闹中取静,便能怡然思考人生,得精神上的“大自在”。这,可是一种境界。
其实,在古人眼中,守住一份“从容不迫”,也非轻易能做到。一万多字的《论语》,提到颜回的地方就有很多处。其中有一次,孔子便表扬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在圣人眼中,他这位最得意的爱徒,能有与众不同之举,正是因为品格高洁美好,有一颗坦荡无尘的赤子之心。
忙里偷闲,大多数时候,也确很“奢侈”。唐代诗人李涉曾在寺壁上题诗曰,“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就道出了这份难得的轻松愉悦;“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宋代程颢的这首《春日偶成》,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这份“时人不识”的心境,也传递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让这位世人印象里正襟危坐的理学家,展现出情感充沛、怡然恬静的一面。
要获得这份云淡风轻,也有万分的讲究。要做个古代的“生活家”,在品茗焚香、挂画抚琴方面,往往得费些心思。拿插花来说,古人崇尚自然之法,以花的形态、布局,寄情遣怀,抒发胸臆。其间,就要讲求花朵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构图布局更须留意高低错落、俯仰呼应、疏密聚散,实现于小天地中,求“真”达“美”。再如喝酒,酒德不可忽视。中国传统主张量力而饮、节制有度。古人还认为,最好的喝酒之人,应该是品格高洁,性格爽直率真,如若在清秋、雨霁、积雪、新月时节,于竹林、高阁、画舫、幽馆之中,与知己古交对饮,方才快哉。
“慢生活”当然也不只是文人雅趣。把这种生活理念向外延展,老辈人常说“到了什么时节做什么事”,也是同样的道理。先人们传下来的“二十四节气”,便展示了民间传承千年的诗意优雅。踏着大自然特有的节律,人们遵循时令节气耕耘庄稼,绿水青山间,寒来暑往,春华秋实,这再平常不过的农业生产,也便有了大大的艺术感。而清明踏青、夏至吃面、重阳登高、冬至吃饺子的民俗沿袭至今,仪式感、秩序感依旧满满,其间还蕴含着“不时,不食”的饮食观,顺应四时的养生观,都是天人合一的完美呈现。
民宿业是“慢生活”的产品代表
近几年,“慢生活”有了更多的“衍生品”。依然在运行的绿皮慢火车,如今被注入了大量的文旅创意,大批的驴友、摄影爱好者登上列车赏沿途风光,沉醉的不只有俏丽的景色,还有脑海里闪现的一段段温暖的旧日时光;直播带货兴起后,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海量优质生鲜农产品“触屏可及”,人们甚至可以与网红主播一起“云”体验山乡野趣,“一同”林间摘果、出海打鱼、放羊养鸭,买家在弹幕中说,“买的不是货,是城里人对泥土的亲近与喜爱”;有人还创造了慢生活家居品牌,以原木、亚麻、棉质等为原材料,打造的简约家居产品,强调的就是“纯天然”;还有公司推出了“慢递”业务,投递时间由寄信人自己决定,可以是1个月后,也可以是10年后甚至再晚些,旨在提醒更多的人,在奔忙中,多多“走走心”……
民宿业更成为“慢生活”理念输出的文旅产品代表。时下,对于民宿建筑、内饰、自然原野风格的理念和追求,彰显了现代人对寻求一片灵魂安逸之境的渴望。越来越多的村庄、业主正积极将山泉边、花海旁的民居院落,打造成沟通乡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的桥梁。位于济南市章丘区文祖街道石子口村的时养山居,被有着2600年历史的齐长城延绵环抱,百套百年石屋彰显文化厚重,二十四节气主题的院落蕴含着“外朴内秀”的乡土生活。民宿涵盖了食、宿、创、乐、耕、学、养等七大元素,令人向往的耕读田园、静谧自然的乡居庭院生活吸引了大批游客。业主孙同山告诉记者,去年的入住率常常百分百。济南市的相关数据就显示,2019年当地新增民宿120个床位,全年累计接待游客约120万人次,带动文旅业收入达到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5%。这还盘活了乡村的旅游资源,推动了全域旅游发展。长清区齐鲁8号风情路、章丘区五彩山村、莱芜区齐长城一线五村、南部山区泉乡慢谷等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形成了“民宿+景区”“民宿+文化”“民宿+设施观光农业”等主题的休闲乡村旅游模式。“今年复工复产后,民宿业不断回暖。在今年的清明、五一假期期间,客房入住率不断走高。我们还在民宿和村里,公益推广简单一点的体育健身、养生运动,为客人、村民带来更健康的生活理念。”孙同山说。
“要实现‘慢生活’其实也不难。”心理专家表示,建立这样的生活模式,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在日常奔波忙碌,为生活劳力费神的同时,学会“细嚼慢咽”;懂得多陪伴家人、勤于沟通;养成爱好阅读、规律作息的好习惯……这都有助于实现劳逸结合、保证身心健康,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现在,再听到《从前慢》这首歌,你是不是有了更多的感悟?
新闻推荐
近日,太白湖新区石桥镇采取多会合一的方式,对脱贫攻坚、文明城市创建、疫情防控、农村人居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环保、移风易...
苍梧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