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镇烧火龙的来历
相传古石桥是著名的旱码头,十年九旱。有一年正月十五,石桥来了一位老者,看到民众生活困苦很想帮助大家,他便叫当地民众在各自门前供好猪头、米酒等物品,嘱咐大家一旦看到天空中有神龙经过,就立刻敲起锣鼓、燃放烟花。
大家将信将疑,但还是依他所言准备、等待。夜幕降临,正当大家心灰意冷时,突然一阵惊天动地的啸叫,聚集在石桥场镇周围的河水水位猛涨。一道霞光后,空中出现了一条火龙,人们欣喜若狂,立即端出猪头肉,摆上米酒,并敲锣打鼓,燃起烟花。霎时,大雨滂沱,石桥久旱终逢甘露……人们看到天空中果然下起了雨。
石桥自此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从那以后,石桥人就有了每年正月十一到十五烧火龙的习俗。石桥火龙龙身由蔑片、麻布、纸等扎成,除宝灯外,龙头、龙身到龙尾由一条10余米长的麻布连接而成,再配上龙须,绘上鳞、角、爪等,其独具特色的排灯、龙眼子,配上专用的锣鼓辞、纸花筒、石钵花以及独门绝技打铁水花等,煞是好看。
每条龙由8至10名青壮汉子组成,头戴龙帽,脚穿草鞋,赤膊上阵,一人持大红龙宝,余者各举一节用麻布、竹蔑做成的神龙,伴随着锣鼓声沿街高吭,蜿蜒翻腾……成千上万的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用硝磺、柴炭、铁屑等原料配制成的烟花,尽情地对神龙进行燃放,使之火花四溅,场面喜庆热闹,让人喝彩不绝。
表演时,既可一条龙单独表演,也可两条龙或多条龙同时表演。表演内容有“翻江倒海”“跃龙门”“龙卷风”等,腾、翻、扑、滚、游,一招一式,变幻莫测,表演独到,场面蔚为壮观,进行到高潮时,一泼泼铁水花猛地打来,翻腾的火龙和潮水般的围观群众,和着那绮丽辉煌、光彩夺目的铁水花表现出的勇敢、强悍,以及对来年美好的祈福都融入其中,让人流连忘返。
据史料记载,石桥镇烧火龙活动,已有1400年的历史。
(本报记者邱霞整理)
新闻推荐
瞄准转型方向延伸产业价值链 全市今年推进18项茶产业重点项目总投资逾百亿元
本报讯(记者陈可夫通讯员马超龙陈茜)西江南岸,广信森林公园旁,一座可实现“从茶园到茶杯”的六堡茶文化创意产业园即将开始建...
苍梧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