鲐背老人的晚霞时光
“四八参公八七休,呕心沥血度寒舟。忠诚跟党干革命,奋斗终生从未愁。寒来暑往四十载,辛勤育苗逍遥游。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5月11日,在达川区石桥镇永进新街一幢楼房里,皓发银须,精神矍铄,93岁的退休老人彭时学赋诗一首,书写自己一生躬耕三尺讲台,献身乡村教育的峥嵘岁月。
1948年9月,时年21岁的血气方刚的彭时学,在达县回龙乡石盘梁一保小学任教,到1987年7月从达县永进乡双狮子小学退休,扬鞭执教四十春秋,足迹踏遍回龙(今永进)的山山水水,学子学孙不计其数,可谓桃李满天下。
“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我们!这是我这一生受到的最高荣誉!"2019年国庆前夕,彭老获得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接过勋章那一刻,彭老心潮澎湃,热泪盈眶。“这枚勋章,我一直舍不得戴。对着纪念章,我经常向子孙讲述新中国苦尽甘来的发展历史,讲述自己经历的百年沧桑,教育他们报效祖国,甘于奉献!"面对笔者的采访,彭老依旧激情满怀,满面荣光。在彭老家中,笔者有幸看到这枚共和国勋章,在朱红楠木底座的衬托下,金黄相间的纪念章锃明瓦亮,熠熠生辉。纪念章庄严地悬挂在在彭老客厅的墙壁正中央。这枚纪念章为铜胎镀金材质,主要元素为五星、“70"飘带、团锦结、如意祥云和光芒,主色调为红色和金色,核心部分为五星,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国家荣誉。
坚守乡村教育40年,彭老矢志不渝,一腔热血付春秋。他是新中国成立与建设的见证人,是新中国乡村教育的参与者,是目前石桥镇极少存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参加革命工作,健在的老同志"之一。彭老先生获得共和国最高荣誉,真乃实至名归!
幼年时,彭老先是就读于回龙乡回龙庙小学,接着进入石桥镇“帽落寨"小学念高小,然后进入石桥宝善中学(现在的石桥中学)念初中,最后进入达县乡师学校学习半年,是达县最早中师生之一。1948年9月,在石盘梁水车坝一间堂屋里,彭老开始当起了教书匠,当时的身份类似于私塾先生与民办教师之间。“那时工资很少,主要是家长背谷子交学费,是教师工资主要来源。"
彭老耳聪目慧、口齿清楚,72年前的事情,彭老仍然记忆犹新。1949年12月,达县解放。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学识渊博、教学得法,群众口碑极好,彭老被转为公办教师,是达县首批公办教师之一。彭老先后在回龙乡长岭山石峡子小学、二郎庙小学、瓦石坪李家院小学、佛耳岩五童坪小学、崇兴寺李家坝小学等任教。1968年9月被调到双狮子小学任教,一干就是19年,直到1987年7月退休。
“达县刚刚解放时,也就是转成公办教师的前3个月,我的月工资是360斤大米!"“您老记错了吧!是一年的吧?"“没有错,是一个月的,不过只有3个月,然后我的工资就定为17元。"钱老告诉笔者,现在卡上退休金是4549元。“感谢共产党!感谢新中国!"说着,钱老带着笔者走进卧室兼书房,将一首刚刚完成的《七律》交给笔者。
“忠诚跟党干革命,奋斗终生从未愁"。是呀,人生能有几个40年!手捧这首律诗,同为教师的笔者,感觉自己是如此的渺小与微不足道。
光阴白驹过隙,彭老已经退休33年了。退休后,他全心全意抚育子孙,如今彭氏家族家风敦厚,父慈子孝、兄弟谦恭、青紫盈庭,已经在石桥古镇传为美谈。执之子手,与子偕老。1950年腊月,在一曲欢快的迎亲唢呐声中,时年23岁的他迎娶了同乡17岁的大家闺秀孙清明。从此,夫唱妇随,一路走过70余个春秋。彭老夫妇育有五男三女,如今全家四世同堂,膝下子孙成群,后人非常孝顺,彭老与妻子尽享天伦之乐。“现在,我有孙子14人,曾孙子16人。我们要活过100岁,争取抱玄孙!"彭老满脸的幸福与憧憬。
“早晨推着老伴散散步,上午看看历史书籍,下午看看手机新闻,与子孙视频通话。不急不躁,心态顺和。"这就是93岁彭时学老人的晚霞时光。
新闻推荐
身强力壮的挑水吃年迈体弱的只能等 石桥镇居民昐停水前先“打个招呼”
近日,达川区石桥镇居民向本报民生热线2382258反映,场镇经常间歇性停水,且停水前没通知,频频让居民措手不及。居民希望供水公...
苍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苍梧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