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赛事纪录 构筑产销桥梁 “中茶杯”2019梧州六堡茶民间斗茶大赛回眸
晋级“金舌头”总决赛的梁秀娟和黄莹两名选手进行面对面终极PK。苏爱清摄每份茶样需要冲泡八次,评委只对第一次,第五次以及第八次的茶汤进行品饮。记者何鎏 摄在“茶叶评比”项目中,评委们仔细审评参赛茶样。记者杨扬 摄
记者 陈雨燕 /文
10月24日,为期一个月的“中茶杯”2019梧州六堡茶民间斗茶大赛在梧州日报社报业大厦鸣锣开赛。此次赛事是梧州市首次面向民间举办的斗茶大赛,由媒体、部门、商会、茶企合作推动,斗茶大赛吸引众多知名茶企与爱茶人士齐聚一堂,年份老茶与精品茶叶纷纷亮相,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预选赛、复赛到决赛,“中茶杯”斗茶大赛刷新了以往六堡茶斗茶赛事的多项数字,“茶叶比斗”与“金舌头对决”两个项目同步开展,200多份参赛茶样创历史新高,近百名茶人参加比赛,近20名区内外行业权威专家参与评审。这场精彩的斗茶大赛,全方位地向市民呈现了一场六堡茶文化盛宴。
创新赛制难度增加
“中茶杯”2019斗茶大赛由梧州市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苍梧县茶产业发展中心指导,梧州日报社主办,梧州市茶业商会、六堡茶国际交流促进会、苍梧县茶业协会、苍梧县六堡镇茶叶协会承办,由知名茶企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全程总冠名,是一场融汇了媒体、部门、商会、茶企力量的比赛。赛事从前期准备阶段开始,就备受行业内外的关注与期待。
此次赛事的评比规则与以往的斗茶大赛有所区别。在“茶叶比斗”项目中,主办方首次在传统工艺六堡茶的审评中增加“耐泡度”因子,结合梧州六堡茶“耐泡”“醇厚”特质展开比拼,采用“八次冲泡”的方式进行评茶,考验六堡茶传统制作工艺,体现六堡茶真正魅力。在“金舌头对决”项目中,主办方采用茶人现场品茶猜茶的新颖比赛方式,挖掘更多懂茶爱茶人士,提高茶人识茶品茶的水平。
为保障此次赛事的公平性与专业性,主办方邀请了多名区内外六堡茶行业专家及资深茶人组成专业评审队伍,同时邀请“金舌头对决”优胜选手作为群众评委,按照正规斗茶评审方式对参赛茶样进行分组编码盲评。其中,专业评审队伍的专家分别来自六堡茶生产企业、六堡茶产品检测线、六堡茶管理及研究部门,以及从事茶教学、从事六堡茶市场销售的专业人士。而且,其中多名专家是六堡茶感官审评与鉴定专家库的首批入库专家,曾参与六堡茶地方标准的制定,或参与编著六堡茶学术专著。
梧州市茶业商会会长、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苏淑梅表示,此次赛事比赛形式新颖,持续时间较长,通过梧州日报社旗下全媒体对比赛的全方位报道,不仅有力地传播了六堡茶文化,更有助于促进梧州六堡茶的业态发展。六堡茶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六堡茶制作技艺传承人陈伯昌对此次比赛寄予厚望。作为资深茶人,陈伯昌认为这场赛事深入茶企、贴近群众,是一场斗出“真工夫”、“接地气”的比赛,有助于带动六堡茶整体工艺提升,增强六堡茶的市场吸引力。
赛事吸睛亮点颇多
本次大赛赛制新颖、平台专业、审评权威,上述因素成为此次赛事的“吸睛点”。赛事报名阶段,近百名来自各行各业的茶人踊跃报名参加“金舌头对决”,其中既有茶龄达20年以上的资深茶人,也不乏初入“六堡江湖”的年轻身影。茶人积极报名的同时,主办方陆续收到大量精品茶叶参加“茶叶比斗”,参赛茶样总数量达204个,创下近十年来本市六堡茶斗茶赛事参赛茶样的数量新高,体现市民群众的热情度与认可度。而送样参赛的茶叶中,更不乏上世纪90年代原种明前茶、2008年社前茶、中茶牌上世纪80年代大箩特级散茶等精品茶叶,高素质的茶样充分体现茶企、茶人对此次比赛的信任与期盼。
此次赛事的影响力不仅辐射梧州地区,还带动广西其他地市及广东肇庆的茶企、茶人参与到比赛中。来自南宁市的牛洛河茶行选送了6款深受市场欢迎的茶叶参加“茶叶比斗”,希望自家茶叶既受到市场欢迎,也能受到专业认可。来自广东省肇庆市的“金舌头”选手卢彦仲是六堡茶友,从社交平台上看到赛事信息后,便迅速报名参赛,他还从肇庆来到梧州深入了解赛事。卢彦仲表示,梧州地区六堡茶文化氛围浓厚,这次比赛很有吸引力,他想通过赛事更深入了解六堡茶,锻炼自己的“金舌头”。
茗战六堡赛程激烈
本次斗茶大赛分“茶叶比斗”与“金舌头对决”两个项目,各经4场预选赛、2场复赛、1场决赛,选出优胜茶样与茶人。其中,“茶叶比斗”项目分为现代工艺与传统工艺两组别,陈化时间1至5年、5至10年、10年以上三轮次进行比拼。一款茶叶的质量如何,需要通过八项因子综合评定,即茶叶的外形与内质,包括条索、色泽、整碎、净度、香气、汤色、滋味、叶底,本次比赛对传统工艺六堡茶还增加了耐泡度的审评因子。“金舌头对决”项目则随机分配选手参与盲品,盲品茶样涵盖现代、传统工艺,产区、年份、仓储、生产厂家都不同,真正考验选手对六堡茶产品的熟悉程度,以及茶学知识和审评能力。
首场“茶叶比斗”及“金舌头对决”预选赛在梧州日报社报业大厦打响后,主办方还将赛场移至六堡茶原产地六堡镇及行业龙头茶企内,让观众在观赛过程中能更多地接触六堡茶产品背后的深厚文化与制作技艺。
茶山环绕,茶叶清香。11月4日,“茶叶比斗”第三场预选赛及“金舌头对决”第四场预选赛来到了苍梧县六堡镇六堡茶庄园举行。“茶叶比斗”项目中,现代、传统两个工艺组别同时展开评比,评委们通过“看闻品触”等方法全面考量茶样质素。当天,多款茶样给评委留下深刻印象,其中包括手工制作工艺突出,茶叶精细、乌黑发亮的传统工艺茶样;具有罕见药香、参香等香型的现代工艺茶样。在预选赛后期,高质量的茶叶集中涌现,茶样之间的差距愈发细微,评委评审的过程十分紧张。
赛事激烈、评审升级。赛事进入到复赛阶段,竞争强度也随之上涨,112个茶样及37名“金舌头”选手竞逐决赛的宝贵名额。11月10日,赛事两个项目的首场复赛在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展示大厅同步开展。当天上午,展示大厅弥漫着紧张气氛,19名“金舌头”选手各展雄风,凭借自身品茶经验与工夫,对10个茶样进行盲评,5名选手以过硬实力勇闯“茶”关,率先拿下决赛名额。而在“茶叶比斗”项目中,评委评茶的时间相对预选赛更长,每一步审评的过程都走得更深更稳。专家评委之一的谢加仕表示,复赛环节中,晋级茶样的综合品质都已经相当好了,评委们需要更加细致地比对茶样的各项审评因子,优中选优择好茶。
业界内外强烈关注
在赛事的推进过程中,梧州日报社旗下全媒体矩阵对比赛进程、亮点、选手故事等进行了全面报道,以文字、图片、视频、现场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向观众传递赛事咨询,无论线上线下,是否在现场,观众都能全方位观赛。比赛期间,“六堡茶”这一词条的微信指数、百度指数创下小高峰,梧州日报社链接新华社“现场云”展开的赛事直播累积点击量突破10万次。业内专家分析,互联网呈现的热度趋势,表明斗茶大赛的举办对宣传六堡茶具有成效,也意味着六堡茶的影响力正在逐步提高,对六堡茶文化传播、产品销售等方面带来积极影响。
赛事在11月23日迎来高潮。当天,“中茶杯”斗茶大赛总决赛在梧州国龙大酒店拉开帷幕,茶界专家与爱茶人士汇聚一堂,10名“金舌头”选手激烈比拼,69个晋级茶样巅峰对决。当天的赛事,让传统工艺组评委之一的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韦静峰竖起拇指“点赞”,他说,此次参赛茶样呈现了六堡茶的高品质水准,能看出六堡茶制茶工艺的进步之处,期望这样的斗茶活动能经常举办,促进六堡茶行业的发展。最终,大赛评出“茶叶比斗”现代、传统两组别的金、银、铜及优胜奖茶样,以及“金舌头对决”金奖、银奖,优胜奖、入围奖、参与奖等奖项。
总决赛结束后,赛事热度仍在持续,参赛茶商将获奖茶样推出销售,引来不少市民咨询购买;通过赛事桥梁交汇的茶企、茶人展开深入交流,对制茶工艺、六堡茶未来发展作进一步的探讨……
本次“中茶杯”斗茶大赛成功举办了多场精彩纷呈的活动,活动中呈现出了六堡茶行业的新评审方式、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营销方法等有价值内容,为有关部门、茶企、茶人搭建了一个极佳的交流与展现平台。“中茶杯”2019梧州六堡茶民间斗茶大赛已落下帷幕,让我们期待下一次赛事再相逢。
新闻推荐
上门办证节省鉴定费用八万多元 苍梧县立行立改解决残疾人办证难问题
本报讯(记者梁萍通讯员易水娟钟斌明)“我爱人中风后,无法说话,行动不便,没办法坐车到梧州市做残疾鉴定。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办...
苍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苍梧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