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梧州市相关部门积极推动“15分钟健身圈”,使便民体育设施实现了全覆盖 健身去处多 项目选择多

西江都市报 2019-12-19 06:47 大字

本报记者 姚蓝婷

通讯员 张秀丽

家门口的健身设备完善、场地环境舒适,冬日的小区里也不乏群众锻炼健身的身影。珠玑小区里,老人正围坐在一起下象棋;蓝天港湾小区里,兵乒球室里居民们玩得不亦乐乎……这是近日记者在梧州市内一些小区走访时看到的画面,而群众休闲健身去处增多、项目选择增多,是梧州市在“美好社区”创建工作中所取得的一项成效。

为加强人文社区建设,努力实现“15分钟健身圈”便民体育设施全覆盖,今年7月,梧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深化“双报到”工作,创建“美好社区”的实施方案》工作部署,筹集市本级中国体育彩票公益金,向祥龙阁小区、珠玑小区、蓝天港湾小区等32个社区单位捐赠一批公共体育设施,并根据实际情况配套健身路径、乒乓球台、篮球架等设备。

城市闲置地变身

公共体育场地

近年来,梧州市不断推进“美好社区”建设,各城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联合“双报到”单位整合资金、盘活资源,将居民家门口的闲置地变为公共体育场地。

2017年底,步埠社区实施棚户区改造后,增设了儿童游玩场所、健身设备。12月18日,记者来到步埠社区步埠路96号楼附近看到,唐惠华和几个居民正在锻炼身体,他们一提到这个公共体育场地,都赞不绝口。“自从社区有了这个健身场地,老人们在家门口就可以锻炼身体,现在周边的一些老人每天早上都会到这里健身。”唐惠华说。

据了解,步埠社区棚改前,辖区内健身娱乐设施缺乏,社区里一些居民健身还得搭公交车去潘塘公园、文澜路等地,很不方便。现在,棚改工程完成后,步埠社区有两块空旷地块得到有效利用,建设了两个公共体育场地,增设了儿童游玩设施及街坊健身设备等。2018年10月初,步埠社区在自治区妇联的指导下建设“儿童之家”,并开放给社区的小朋友使用,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

“家门口”的运动项目越来越多

随着城市的发展,不仅公园里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完备,梧州市区有不少小区也配套了健身设施,且可容纳开展的运动项目越来越多。例如,蓝天港湾小区内分布着多个乒乓球室、篮球场,以及公共健身设施,满足了小区居民的运动需求,也让居民有机会“运动会友”,增进邻里感情。

蓝天港湾小区居民赵国雄是一名乒乓球爱好者,经常到小区乒乓球室打球。他说:“附近居民们闲暇时喜欢聚在这里,一起聊聊天、打打球,每天早上9点至11点,小区乒乓球室的各个球台几乎都有居民‘光顾’,而节假日和放学后,乒乓球室附近的篮球场则成了青少年打球锻炼身体的好去处。”

此外,记者了解到,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为不断完善基层公共体育设施,使更多群众享受到便利的公共体育服务,今年7月,梧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还筹集市本级中国体育彩票公益金,向苍梧县梨埠镇蒌底村、六堡镇塘坪村、六堡镇大宁村等43个农村基层单位捐赠了一批公共体育设施。

新闻推荐

老人车站“迷路” 辅警细心解困

本报讯12月3日下午,一名来自苍梧县岭脚镇六妙村平头背组村的老人,将一封感谢信交到了龙圩交警大队大队长黄纪华的手里。“...

苍梧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