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竹器乐此不疲 编织竹器要有足够的耐性,还要能够忍受皮肉之苦,在塑料制品大行其道的当下,岭脚镇人和社区的徐桂英仍坚持编织竹器,让这种绿色环保的工艺品保持生命力

梧州日报 2019-04-17 09:09 大字

73岁的徐桂英,吃苦耐劳,六十年来埋头于编织竹簸箕、竹筛箕等竹制品。

黎杰源文/摄

在苍梧县岭脚镇人和社区人和街,有一位七旬老人一直坚持编织竹簸箕,60年来从未间断过。

这位老人名叫徐桂英,今年73岁。徐桂英说:“我从十多岁时开始就跟随父母学习编织竹簸箕、竹筛箕等竹制品,一织就是几十年。”徐桂英原在人和水运社工作,那时,她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船上度过的。白天,她跟随丈夫跑船,船起航后,她丈夫负责开船,这时,她就会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竹篾,在船上编织竹制品。当船到达目的地后,她又快速地投入到装货卸货的工作中去。晚上回来吃过晚饭后,她又继续编织竹簸箕,一直忙到晚上十一二点后才肯收工。

徐桂英以编织竹器为乐,60年来乐此不疲。当问及她为什么能坚持60年不间断编织竹器时,她说:“编织是父辈传下来的一项传统手工工艺,我婆婆也是编织好手,这么好的一项传统手工工艺,我们一定要做好传承,不能让它失传。”编织竹器要有足够的耐性,必须得沉下心来并坚持不懈,还要能够忍受皮肉之苦,没有韧性之人是学不好的。在塑料制品大行其道的当下,徐桂英仍坚持使用亲手编织的竹器,并把这些竹制品卖到市场去。几十年来,她用布满老茧的双手不断地编织,让这种绿色环保的工艺品保持生命力。

据悉,目前在人和街区,还有10多家在编织竹制品。他们在传承竹编手工工艺的道路上,秉承了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精神,传统手工艺人的坚守令人敬佩。

编织一个竹簸箕需要不下十道工序,徐桂英对每一个步骤都不敢有半点马虎,确保编织质量。竹编的第一步是削竹,把一条长长的竹砍成每段长八九十厘米,然后用刀劈开削成一片片约一厘米粗的竹篾,每一条竹篾要经过几次来回的刮削,还要把竹青刮掉,直到把竹篾刮到滑不溜秋为止,娴熟精湛的手艺令人叹为观止。削好的竹篾要放到水里浸泡一日两夜,然后捞起来晒干。经过这样的工序,才能保持竹篾的柔韧性,在编织过程中不易折断,从而保证竹制品的质量。

竹编工艺总的来说分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先以短竹篾打底然后逐条添加竹篾,以经纬编织法为主。”徐桂英徒手把一条条竹篾穿插编织,左缠右绕,直到竹簸箕慢慢成形,完成整个编织大概需要四五个小时。最后一道工序是锁口,锁口是竹簸箕最后成型和是否美观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决定竹簸箕是否坚固耐用十分重要的一个步骤。竹簸箕的锁口一般采用两个弯成圆形的竹框,一里一外把竹簸箕的开口处夹住,然后用竹篾扎好固定,锁口就完成了,此时,竹簸箕的编织工作也终于大功告成。

现在的竹编制品已经逐步演变成了家庭装饰品和收藏品,主要以观赏性为主。但一些家庭尤其是农村的家庭,竹制品仍然被运用到生活当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且坚硬耐高温,因此在不少家庭中仍随处可见竹篮、竹笼、竹簸、竹筛等手工制品。

新闻推荐

受强降雨及河水冲刷影响 广平镇一桥梁发生断裂

本报讯(记者纪荣兰通讯员李锦辉)4月15日,记者从龙圩区广平镇政府获悉,4月13日中午时分,因受强降雨及河水冲刷影响,广平镇一座桥...

苍梧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