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气象防灾减灾成效显著 “跑赢”灾害 “抢”出时间

广西日报 2019-04-17 07:36 大字

本报记者周映通讯员曾涛黄姿娜

广西具有独具魅力的地貌类型和多样的气候环境,但同时也造成气象灾害多发。

如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减少灾害损失?近年来,自治区气象部门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步伐,强化核心技术,全面构建起新时代广西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

应急更有力

2016年,台风“妮妲”遇上苍梧地震,全区各级相关部门提前完成防台风和抗震救灾部署。

2017年,八桂大地多条河流出现建站以来最大洪水,各部门全力应对。

2018年,超强台风“山竹”在广西滞留时间长达21个小时,各方及时调度。

一系列快速行动的背后,得益于2014年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联合印发的《关于重大气象信息和重要汛情旱情报告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的规定(试行)》。该规定明确提出,当启动重大气象信息报告机制时,各级气象部门要直接向地方党政“一把手”汇报。这一纸明文,在全国开创以党内法规形式规范党政“一把手”重大气象信息处置工作的先河,是重大气象灾害决策法治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有力保障。

2014年以来,自治区政府先后出台《广西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文件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各级政府也将气象防灾减灾纳入本级政府绩效考核;全区990个乡镇出台气象灾害应急预案,2178个行政村制订防灾减灾行动计划。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推进下,气象防灾减灾管理更加规范,气象工作法治化水平得到提高。

预报更准确

“2011年至2018年台风预报精度多次全国排名第一;路径预报精度在各种客观方法中处于领先地位;多年来在国内外10多种客观预报方法中也名列前茅。”全国台风及海洋气象专家委员会在对比国内外10多种最好的台风客观预报工具的实际预报效果后,对自治区气象局研发的遗传神经网络方法作出高度评价。

气象灾害的严密监测和准确预报预警,是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广西气象部门以项目建设促进气象现代化发展,在提升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方面下足功夫。

目前,全区建成10部新一代天气雷达、两部数字化雷达、92部车载移动数字化天气雷达、两部固定式风廓线雷达和2部车载式边界层风廓线雷达;建成1个海洋浮标站、17个海岛自动气象站、3个船舶自动气象站;建成91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2700多个区域自动气象站、两个国家级无人自动气象站;建成227个大气电场仪、31个雷电监测定位仪、60个雷电流监测仪。

同时,引入8万亿次/秒以上的高性能计算机集群系统,预报服务产品空间分辨率精细化到5公里,时间分辨率提高到逐3小时;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稳中有升,台风路径预报误差减少41.3公里,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提前量达43.2分钟。

服务更高效

“气象大喇叭,服务送到家。今天白天晴,最高气温27℃。”每天上午9时,这样的气象播报,就会准时在马山县75个贫困村上空响起。

2013年10月,全县第一批60套气象大喇叭开始广播。如今,共有172套大喇叭为马山“全国气象扶贫示范县”和“全国标准化气象为农服务县”建设,打通了气象预警信息发送的“最后一公里”。

数字电视机顶盒上,红色警灯闪烁,蜂鸣声起;电视屏幕上,正在播出的节目被打断,鲜红的屏幕被切换出来,气象预警信息跃于屏上——这是都安瑶族自治县气象局汛期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2014年7月,都安澄江乡桑里村村民韦启武家安装了第一部带有气象预警功能的数字电视机顶盒,并与县气象局进行预警演练。

将机顶盒变身气象“报警器”,是自治区气象局为实现农村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传递的创新手段。

集“老、少、边、山、库”于一身,预警信息难以突破“最后一公里”曾一度是广西气象部门防灾减灾工作的痛点和难点。近年来,广西气象部门围绕“测得到、报得准、发得出、收得到”的目标,初步建成气象防灾减灾预警信息发布体系,为“跑赢”灾害争得优势。建成了运行监控、预警发布、决策指挥一体化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覆盖全区各级气象部门及区、市两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实现政府和相关部门信息共享一张图、应急指挥一张网、信息发布一键式;建成气象预警大喇叭、短信、微信等多个发布渠道,其中农村气象预警大喇叭1.2万多套,覆盖全区90%以上的行政村;各行政村均设立有气象信息员,气象信息员队伍达2.7万人。

新闻推荐

太白湖新区石桥镇 “工作落实”正当时

本报记者武旭王婷婷本报通讯员谢春玲武海涛文化旅游、商业中心、现代农业、棚户改造、市政建设……趁着2019年的春光,太白...

苍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苍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