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六朝时的酒

南京市考古研究院 2018-10-25 09:09 大字

酒可助兴,亦可排忧,还能壮胆,又能缓解疲劳、祛湿驱寒,且味道醇美、回味无穷。汉代人称酒为“天之美禄”(《汉书·食货志》),意为上天赐给人类的礼物。因其独特魅力,酒自诞生至今,一直在人类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纷争不已,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朝不保夕。许多人深感生命短暂、世事无常,或饮酒消愁,或以酒放纵,或借酒避世。“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成为这一时期许多文人名士的共识。魏晋之际的“竹林七贤”正是此中典型。

酒中“七贤”

“竹林七贤”是魏晋名士的代表,包括阮籍、嵇康、刘伶、向秀、阮咸、山涛、王戎七人。“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世说新语·任诞篇》)“七贤”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的对象,显然非酒莫属。七人好饮,能饮,尤以阮籍、刘伶、阮咸、山涛更甚。

《晋书·阮籍传》载:“(阮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帝(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阮籍为避免卷入纷争,连醉六十天以躲避司马昭求结姻亲。又得知步兵厨营善酿酒,藏有美酒三百斛,因此求作步兵校尉一职,以方便饮用。“酒仙”刘伶经常携酒出游,走一路喝一路,让仆人扛着锄头跟随,吩咐“死便埋我”。自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五斗起步,一斛到位,不仅嗜酒如命,而且酒量惊人。阮咸的狂放不羁亦体现在饮酒方式上。他曾直接用大盆喝酒,有小猪过来抢酒也不驱逐,而是人畜共饮,当真与众不同。山涛酒量很大,且自控力极强,每次喝到八斗后便止杯不饮。司马炎想测试山涛酒量,“乃以酒八斗饮涛,而密益其酒,涛极本量而止”。文献中关于“竹林七贤”嗜酒好饮的记载,已经被考古出土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印壁画内容所证实。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印壁画,1960年出土于南京市西善桥宫山南朝墓,现藏南京博物院(图一)。壁画分为两个画面,分列墓室南北两壁,每幅画面均由一百五十余块模印画像砖拼砌而成。北壁由外向内依次为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南壁由外向内依次为嵇康、阮籍、山涛、王戎。人物之间以树木相隔,旁有榜题标注姓名。荣启期是春秋时期的高士,或因对称的需要而被嫁接其中,其余七人正是“竹林七贤”。八人皆席地而坐,弹琴饮酒,长啸沉思,神态各异。其中刘伶、阮籍、山涛、王戎或身前置酒,或手持酒杯,一幅酒至酣处、慵懒闲适的景象。

图1.1:“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印壁画(北壁)

图1.2:“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印壁画(南壁)

酒量惊人

六朝时人不仅好饮,而且酒量惊人。如前述山涛能饮酒八斗;刘伶自称“一饮一斛,五斗解酲”。东晋名臣周顗“在中朝时,能饮酒一石,及过江,虽日醉,每称无对”(《晋书·周顗传》)。刘宋吴兴太守沈文季“饮酒至五斗,妻王氏饮亦至三斗”(《南史·沈文季传》)。南齐都仓尚书孔稚珪“饮酒七八斗”(《南齐书·孔稚珪传》);萧梁平西将军邓元起“性本能饮酒,至一斛不乱”(《梁书·邓元起传》)。陈后主“与其子弟日饮一石”(《南史·陈本纪下》)。斛、石、斗是古代容量单位,斛与石相同,一斛(石)等于十斗,一斗等于十升。六朝时的一升约相当于今天两百毫升,则一斗酒为两千毫升(两升),重约四斤。当时人饮酒动辄三斗(十二斤)、五斗(二十斤)、八斗(三十二斤)、一斛(四十斤),便是喝水也难到此量,酒量何止是惊人,简直是恐怖。众所周知,古往今来对于他人酒量的转述,从来都是虚虚实实,就高不就低。上述记载固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夸张成分,但也反映出当时酒精度数普遍偏低。

中国古代的酒大致可分为三类,即自然发酵的果酒、谷物酿造酒和蒸馏酒。其中果酒和谷物酿造酒出现较早,酒精度数偏低。蒸馏酒是以蒸馏工艺制取的酒精度在四十度以上的酒,因可以点燃,故称烧酒(因透明无色亦称白酒)。蒸馏器虽然在东汉时已经出现,然而蒸馏酒的制造技术大约至元代方始盛行。六朝时期人们饮用的酒多为谷物酿造的液态发酵酒,受酿酒工艺的制约,很难超越现代黄酒的酒精度(十到十二度),大多度数偏低。形象一点对比,六朝时酒的酒精含量类似现在的啤酒或低度黄酒,在延长饮酒时间的情况下,一旦上下通透,喝下十数斤酒也就不难理解了。上述载入史册的能饮者,酒量 “三斗”“五斗”“八斗”“一斛”不等,差异明显。这一方面源于当时度量衡标准不一,另外也跟酿酒工艺不同造成各地酒的品质和酒精度不同密切相关。

各地名酒

古人缺少精确的酒精测量方法,难以准确控制和标明酒的度数。酒的品质和度数不同,造成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们的酒量“各有长短”。《齐民要术》中记述了九种酒曲和四十余种酒的制作方法,酿酒原料包括粟米、秫米(黏性的粟米)、黍米、糯米、粳米等。由于曲种、原料、处理方法和发酵工艺不同,酒的颜色、清浊、口感、浓薄以及酒精度等必然有所差异。

六朝时期南方地区出产的名酒多径直以出产地域为名,如酃酒、苍梧酒、京口酒、乌程若下酒(箬下酒)、山阴甜酒等。

酃酒出自长沙郡酃县(今湖南衡阳),以酃湖水酿成,故名酃酒。《水经·耒水注》:“(酃)县有酃湖,湖中有洲,洲上民居,彼人资以给酿,酒甚醇美,谓之酃酒,岁常贡之。” 酃酒在孙吴西晋时期已经闻名于世。《初学记》卷二十六引张华《酃酒赋》说:“衡阳东有酃湖,醴酒甚美,即谓酃酒。”西晋左思《吴都赋》中曾提及“飞轻轩而酌绿酃”,则酃酒酒液大约是青绿色的。到南北朝时,酃酒仍被列为贡酒,足见其质量稳定,历久不衰。《齐民要术》卷七《笨曲并酒第六十六》中记载“作酃酒法”:“以九月中,取秫米一石六斗,炊作饭。以水一石,宿渍曲七斤。炊饭令冷,酘曲汁中。覆瓮多用荷、箬,令酒香。燥复易之。”

苍梧酒产于岭南苍梧郡(今广西梧州),两汉时已名扬天下,桓谭《新论》曰“玄酒不如苍梧之醇。” 刘熙《释名》卷四《释饮食》:“犹酒言宜城醪、苍梧清之属也。”可知苍梧酒流传之广。曹植《酒赋》重点提及宜城酒与苍梧酒两种佳酿,“其味有宜城醪醴,苍梧缥清”。昭明太子萧统《七契》曰:“古圣所珍,其酒则苍梧九酝,中山千日。”苍梧九酿酒和中山千日酒同为驰名美酒。

京口酒产自江东京口(今江苏镇江)。东晋时期,京口为南迁侨民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朝廷在此以侨民为主体组建了强大的“北府兵”,四方汇聚的侨民可能也带来了不同的酿酒方法。桓温名言“京口酒可饮,兵可用”流传甚广。《舆地纪胜》卷七引《舆地志》云:“京口出酒,号曰京清。”京口酒同北府兵一起名扬天下。

乌程若下酒产自会稽郡乌程县(今浙江湖州)。若下又作“箬下”,为乌程县内的一条水流,当地称为“若溪”,两岸人家以若溪水酿酒。若下酒起自秦汉,至魏晋南朝时期仍然驰名四方。《太平寰宇记》卷九十四“湖州条”引《吴录》云:“乌程箬下酒有名。”又引《舆地志》:“村人取箬下水酿酒,醇美胜于云阳,俗称“箬下酒”。”

山阴甜酒产自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绍兴)。梁元帝时常饮之,以缓解关节疼痛。“银瓯贮山阴甜酒,时复进之,以自宽痛。”(《颜氏家训·勉学篇》)《金楼子》卷六:“银瓯一枚,贮山阴甜酒。”既曰“甜酒”,口味当更偏甜。

以上为见诸记载驰名天下的名酒,至于区域内自产自销,或庄园自酿自足,乃至普通百姓自家酿造的酒类,就更加数不胜数。这些产自各地、品种繁多的酒类,经各种酒具的盛装,成为当时宴席上的主角。

饮酒器具

酒自酿造到饮用,均需要放置在不同的酒器当中。作为物质载体的酒器,不仅印证了酒文化的发展历程,也有助于我们还原当时的造酒过程和饮酒场景。按照功能不同,可以将六朝时期的酒器分为贮酒器、盛酒器、分酒器和饮酒器。

贮酒器:酿造和贮藏酒的大型容器,如瓮、缸等。《齐民要术》卷七详列作曲制酒的方法,多次提及瓮是当时的酿酒贮酒的主要器具。《洛阳伽蓝记》卷四《城西》:“季夏六月,时暑赫晞,以瓮贮酒,暴于日中……”可知当时酿酒、贮酒的容器,以瓮一类的大型容器为主。此类器物在两汉时期偶有发现。如西汉中山王刘胜夫妇(满城汉墓)墓内出土三十三口大陶缸,出土时陶缸内壁仍有酒干后留下的痕迹,这些陶缸高六十六到七十六公分,部分缸上朱书“黍上尊酒十五石”“甘醪十五石”“黍酒十一石”“稻酒十一石”等(《满城汉墓发掘报告》)。密县打虎亭汉墓东耳室墓壁“酿酒备酒图”线刻画上栏的几案上摆着六个大酒瓮,亦为贮酒之器(《密县打虎亭汉墓》)。(图二)

图2.1:满城汉墓出土陶缸

图2.2:密县打虎亭一号墓东耳室线刻画“酿酒备酒图”

盛酒器:日常盛装酒的容器,是贮酒酒瓮至饮酒酒席之间过渡的酒器。六朝时期常见的盛酒器有樽、扁壶、盘口壶、罐等。樽和扁壶在战国时已经出现,当时主要为漆器;六朝时期出现了青瓷樽和青瓷扁壶。樽是饮酒时不可缺少的盛酒器。《宋书·礼志一》:“元旦元会,设白虎樽于殿庭。樽上盖施白虎,若有能献直言者,则发此樽饮酒。”可见樽是正式场合的盛酒容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在描述理想中的田园生活时,特别强调:“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可知樽也是日常家庭盛酒器。盘口壶、罐则为六朝时期非常流行的青瓷容器,既能装水,亦可盛酒。(图三)

图3 .1:南京丁墙村出土孙吴青瓷带流罐

图3.2:南京东晋温峤墓出土青瓷扁壶

图3.3:南京西善桥贾东南朝墓出土青瓷盘口壶

分酒器:酒席上分装酒水的器具。饮酒时,先将酒壶(瓶/罐/樽)等容器内的酒倒进分酒器内,通过分酒器倒(舀)进酒杯。目前考古出土资料所见的“分酒器”主要有带柄盆形器与附鋬带流罐两种。

上述“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壁画图案中,阮籍、山涛、王戎身前均放置带柄盆形器盛酒,发掘者将其称为“瓢尊”。类似实物在东晋南朝墓葬经常出现,考古人员将这种带柄的盆形器称为“魁”。从器形特征看,“瓢尊”与“魁”应指同一类器型。出土的实物“魁”与“勺”通常以器物组合的形式在墓葬内出现。饮酒时,用“勺”将分酒器“魁”里的酒舀入耳杯,以便饮用。考古发现的六朝时期作为实用器的魁、勺多为青瓷质地,如东晋温峤墓内出土青瓷魁,江宁博物馆藏东晋墓出土的青瓷魁、勺等。此外,东晋南朝墓葬当中发现大量专供随葬用的陶质魁、勺,也是当时饮酒习俗的直观反映。壁画中阮籍、王戎身前的魁里还浮着一只小鸭子,类似“浮标”,提示剩余酒量的多寡。(图四)

图4.1:江宁博物馆藏东晋青瓷魁、勺组合

图4.2:南京郭家山东晋温峤墓出土青瓷魁

图4.3:南京虎踞关东晋墓出土陶魁、陶勺

另外一种分酒器为“附鋬带流罐”,“鋬”指把手,“流”指出水口。目前尚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这类器物在当时被用作酒具,然观其器形特征,完全符合现代“分酒器”的要求。饮酒时,手持罐柄,将酒直接倒入杯中,更加方便快捷。(图五)

图5.1:南京高盖村东晋墓出土青瓷带流罐

图5.2:南京华为基地南朝墓出土陶带流罐

图5.3:镇江博物馆藏东晋青瓷带流罐

饮酒器:六朝时期最为常见的酒杯形态非“耳杯”莫属。耳杯为口沿两侧置耳以便手握的椭圆形杯,是战国以来最为常用的饮酒器具。两汉时期的耳杯多为漆木器,三国时期青瓷耳杯开始出现。饮酒时,双手合鞠耳杯两侧,抬起耳杯,将酒送入口中,动作舒缓,姿势优雅。此外,瓷盏是东晋南朝时期常见的饮食器具,即能品茶,又能饮酒。(图六)

图6.1:南京甘家巷西晋墓出土青瓷耳杯、盘

图6.2:南京后头山南朝墓出土青瓷盏

图6.3:南京上坊东晋墓出土漆耳杯

另有少量珍奇罕见的酒具,如银碗、玻璃杯、鹦鹉螺杯等。《三国志·甘宁传》载魏吴濡须口大战时,孙吴大将甘宁曾以银碗盛酒赏赐敢死将士,以示激励。南京东晋王氏家族墓(M7)出土一只玻璃杯,杯身磨花,腹部装饰一周椭圆形纹饰。南京向山东晋王兴之夫妇合葬墓出土的鹦鹉螺杯,利用螺壳自然卷曲的形状,在螺壳外部包镶铜框,杯身两侧伸出类似耳杯的双耳,整体造型与用途与耳杯异曲同工。玻璃杯、鹦鹉螺杯在当时均属于奇珍异宝,能用此类宝物饮酒者,地位自然非同一般。(图七)

图7.1:南京象山东晋墓出土玻璃杯

图7.2:南京象山东晋王兴之墓出土鹦鹉螺杯

以上所述饮酒方法,均为社会常态。任何时代都不乏不拘一格、率意而为者。今有“对瓶吹”“拎壶冲”,古有端盆畅饮。《晋书》卷四十九《阮咸传》记载阮咸与阮氏兄弟饮酒的场景,“诸阮皆饮酒,咸至,宗人间共集,不复用杯觞斟酌,以大盆盛酒,圆坐相向,大酌更饮”。众人径直以大盆盛酒,省去了分酒器、舀酒勺和酒杯,饥渴狂放之形跃然纸上。

两晋之际的毕卓曾畅想过这样一个场景:坐在一条装满酒的船上,船两头摆些下酒菜,右手酒杯,左手螃蟹,随波逐流……(《晋书·毕卓传》:“卓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这恐怕也是很多好酒人士理想的生活状态吧。

如今,不知不觉又到了秋风初凉、蟹膏已黄的季节……

参考文献:

朱大渭:《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王赛时:《中国酒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

张景明、王燕卿:《中国饮食器具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青岛出版社,2012年。

董淑燕:《百情重觞——中国古代酒文化》,中国书店出版社,2012年。

孙机:《我国谷物酒和蒸馏酒的起源》,《寻常的精致》,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

曾春海:《竹林七贤与酒》,《中州学刊》,2007年第一期。

新闻推荐

苍梧税务精准服务松香企业走出国门

苍梧县是全国十大产脂县之一。广西梧州日成林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苍梧县内最大的主要生产脂松香、氢化松香的进料加工复...

苍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苍梧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