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改革开放的精神从未褪色 三代企业家眼中的深圳

大众日报 2018-05-24 02:39 大字

将近40年时间,一代代创业者奔赴深圳,在这片试验田中寻找自己的人生坐标。

岁月沧桑,时光沉淀出最深的记忆。

勇气、环境、创新——三代深圳企业家勾勒着自己眼中的特区。

敢闯敢试改天换地

1979年3月,宝安县改为深圳市,骆锦星和其他调往深圳的人被拉到宝安党校的新园招待所,被任命为房管局副局长抓基建。

他的第一个任务是,10月份前,建好500套干部宿舍。

1980年1月,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公司成立,骆锦星兼任经理,“5个人,5万元资金,外加四部旧单车”。不久,内地第一个商品房小区“东湖丽苑”由深房开工建设。

深房采取“补偿贸易”合作方式,在操作中逐渐演化出外商独资、直接收取土地使用费的做法,引发了社会震动。

敢闯敢试,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骆锦星人生中的另一次“高光时刻”在1987年12月1日。他代表深房以超出底价300多万元的价格竞得深圳水库旁的一个地块。

第二年,经过修改的法律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转让。

1993年,深房完成股份制改造,9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第一个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工资制度、第一家由企业集团创办的银行、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第一家外汇调剂中心、内地第一个法人义工组织……打破重重禁锢,深圳诞生了近千个“国内第一”。

什么是深圳?骆锦星回答说:勇气!

优化环境释放活力

王卫1993年创立顺丰速运,2002年迁至深圳发展。

什么是深圳?王卫的回答是:环境。

今年48岁的王卫始终记得因为业务扩张申请机场用地的事。报告递上去后,忽然有一天,公司来了一个市领导带队的调研组。“调研后的场景我永远忘不了,那个带队领导说,没发现企业的成长,服务没有跟上,很抱歉。”

凤栖于苍梧,鲲鹏诞于北冥。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深圳在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方面下足了气力。

——大刀阔斧进行体制机制的改革,率先推动商事登记改革并持续深化;

——着力推动政府服务高效化,进行多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压缩审批事项和时限;

——大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探索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

这些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风气之先的改革举措,为深圳释放出空前的活力。

于是,在深圳这片土地上,诞生了华为、腾讯、比亚迪……

坚持不懈发力创新

什么是深圳?新一代企业家的回答是:创新。

2008年,26岁的江西小伙王国彬在深圳设立互联网家装对接平台土巴兔;2012年,1984年出生的南方科技大学海归教授贺建奎创立瀚海基因。

2012年,刚刚创立的瀚海基因要研发第三代基因测序仪,遭遇资本的冷遇;而事业初现前景的土巴兔,因创新推出用户满意才收款的“装修保”做法,打破业界老规矩,遭到几乎所有合作家装企业集体抵制。

是深圳对创新的全力支持成就了两位“80后”创业者。在职能部门协调帮助下,一些公司同意继续合作,风波得以慢慢平息;贺建奎从财政获得了1000万元的启动资金,撬动风险投资,踏上了追梦的道路。

2017年,土巴兔已在全国开通256个城市分站,平台上汇聚8万多家正规装修公司、100万名专业室内设计师,入选科技部火炬中心评选的独角兽企业。

同年,瀚海基因宣布打破国外对关键技术的垄断,推出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基因测序仪GenoCare。次年,宣布完成2亿多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刚刚进入新世纪,深圳就提出经济发展转型。从布局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到培育生命健康、可穿戴设备等未来产业,深圳始终坚持以转型应对危机,以新理念引领发展。

与此同时,深圳加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步伐。从2010年开始,陆续推出“孔雀计划”“促进人才优先发展81条”等系列措施,每年投入巨资培育和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

如今,深圳的发展已由“速度”转向“质量”和“标准”,GDP达2.24万亿元,体量已与香港相当。

面对未来,新时代的深圳提出改革开放再出发,努力在新征程勇当尖兵。

(据新华社深圳5月22日电)

新闻推荐

◆脱贫攻坚进行时 提升产业效益 强化政策保障 苍梧多举措确保贫困人口脱贫整县实现脱贫摘帽

本报讯(记者梁萍通讯员钟斌明)今年,苍梧县进一步摸清家底、找准差距,完善贫困村和贫困户年度脱贫计划,推进扶贫产业建设,确保完...

苍梧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