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苍梧县深塘村民递交16份“请愿书”—— 为修桥,自发摁出心中红手印

梧州日报 2018-01-19 13:21 大字

深塘,一个听起来就比较偏远的地方。1月中旬,记者坐汽车从苍梧县沙头镇驶出国道,两边连绵的青山和掩映的树木迎面而来,蜿蜒的山路沿着溪、绕着山,弯连弯、坡接坡,穿行近一个小时终于到达。

深塘村竹木资源丰富,但河流小溪众多,长久以来靠简陋的小木桥连接村道,货物运输困难。2017年初,梧州市“第一公里·桥”惠民工程开始后,这个宁静的小山村被16个村民小组的修桥“请愿书”打破。

“汛期往往六七天没法过河”“严冬时节要脱鞋过河”“架桥是我们日夜期盼的大事”……看到请愿书上的满满红手印,读着感人肺腑的文字,驻深塘村第一书记黄家荣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修桥顺应民心,这是村民摁出发自内心的红手印!”

事不宜迟,经过摸底以及与村委商议,深塘村在争取国家财政资金整合的基础上,向村民和社会力量筹资,决定先建14座急需改善的桥梁。

“这点钱我得出,孩子们过河太危险!”英水组75岁的钟凤莲老人至今还记得,几年前一场暴雨后,有三名小学生放学过木板桥时,差点被山洪冲走。听说要筹资建桥,她第一个在申请书按下红手印,然后把自己养鹅辛苦积攒下来的3000元养老钱捐了出来。

尽管深塘村是一个贫困村,但大家想方设法慷慨解囊。去年4月初开始,深塘村每户均自发捐款600元。村委会还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制作《募捐倡议书》通过网络群转发,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深塘村14座急需改造建设的桥中,11座由村民集资以及机关和企业捐款54.59万元、网络捐款0.79万元,现已全部建成;另外3座桥梁属交通项目,建设资金由交通部门全额拨款,也已经开工建设。

记者看到,11座坚固的新桥从清澈的小河上架起。孩子再也不用走小木桥过河上学,村民也不用绕远路把深山里的竹子、油茶运输到村外。

“以前一下雨就心神不定,现在不用担心孙子上学和放学。”82岁的关永久坐在家门口,一边编着竹帽,一边向远处张望,当看到孙儿从新建的水泥桥上欢快回来,脸上露出笑容。

几个月前,正是大家积极投工投劳的时刻,为让这座桥早日完工,他的大儿子放下手中的活到工地投工,在外务工的小儿子不能回来,则雇人替他投劳。

如今,深塘村通村桥梁建设,带动生态肉猪养殖、蜂蜜养殖,引进竹器加工和电商等5家企业落地发展。黄家荣抑制不住兴奋:“希望给村民架起的暖心桥,让他们脱贫致富路走得更快更宽广。”

(广西日报记者 潘登 通讯员 李泸华)

祝毅 蓝敏 绘图

新闻推荐

践行核心价值观 学习楷模好榜样 梧州市道德模范巡演举行首场活动

本报讯(记者罗银妮)1月15日晚,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新广电局在市文化展览中心剧场举行“践行核心价值观,学习楷模好榜样”梧州市道德模范巡演首场活动。活动中,文艺工作者以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

苍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苍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