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好梧桐树 引得凤凰来 ——梧州市完善机制搭建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综述
本报记者 罗银妮
近日,市委组织部联合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在武汉会议中心举办“凤凰栖梧·智汇西江”巡回招聘活动,广发“英雄帖”招贤纳士,吸引来自全国各地600多名人才参加应聘。
近年来,梧州市人才工作举措连连,创新引才、精准育才、大胆用才、精心护才,不断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与服务保障机制,使人才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
完善政策营造良好引才环境
“感谢梧州市在人才引进上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赵剑海说。赵剑海是梧州市引进的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中的“海归派”金融硕士,2016年到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工作。就职后,赵剑海积极帮助试验区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使试验区可用资金在数月内增加至50余亿元。
赵剑海落户梧州干事创业,是梧州市人才引进工作取得实效的缩影。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出台完善人才政策,找准招引方向,积极引进人才。一方面,持续完善人才政策,补齐人才待遇短板,2017年8月新修订颁布的《梧州市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健全了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政策体系,其中对定向选调生和急需紧缺专业的博士、硕士、本科生分别给予21万元、13万元、7.8万元的生活待遇。另一方面,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也不断加强,重点解决了引进人才在职称评聘、医疗、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养老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营造爱才、惜才、重才的良好氛围。
创新手段实现人才精准引进
精准引才,关键在于精准方法。梧州市探索出精准宣讲看准人才、履历分析筛选人才、自由面谈考核人才的“三级联评”精准选才模式。在“看”人方面,梧州市改变撒网打鱼的粗放模式,探索开展以“梧桐花开凤凰来”为主题的全国知名高校宣讲活动,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等互动交流形式,直接了解和掌握人才信息,初步形成比较准确的判断和认识,为“看准”人才提供科学的依据。在“选”人方面,按产业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实行“订单式”招引人才,在人才引进准入阶段,采取履历分析方法,理性地对拟引进人才进行综合评价。在“考”方面,成立面试考官团队,重点对人才人选动机取向、学习能力、专业素养、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确保从广度、深度识准选准人才。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11年至2017年,梧州市共引进140名高层次(紧缺)人才。其中,高学历高层次定向选调生87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53名;硕士学历学位86人、博士学历学位25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5人。
搭建平台助力人才发挥作用
人才引得来,还要留得住、用得好。梧州市紧紧围绕大胆用才构建激励机制,搭建人才发展平台,积极创造条件让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梧州有归属感,安心干事创业。
深入各系统、基层一线掌握各领域人才需求现状,坚持“人岗相适”落实岗位。市委人才办了解到市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作为专业机构,长期缺乏规划类、土建类等职业资格人才,导致其难以晋升甲级资质的情况,专门安排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专业的工程师冀肖明到岗任职,实现了专业技能与任职岗位无缝对接,取得了人才自身发展和助力单位发展的双赢效果。
创新成立梧州市紧缺人才储备中心,打破人才身份壁垒。梧州市在全区率先成立了市紧缺人才储备中心,通过科学调配和使用人才周转编制,确保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部署能够选到人,重点项目、经济一线能用到人,高层次(紧缺)人才能落实身份、安心工作。2015年引进的浙江大学建筑学院土木工程(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崔磊,市委人才办结合其个人意愿和单位编制紧缺的实际,将其编制身份落户市紧缺人才储备中心,派遣至苍海新区管委会工作。两年来,崔磊带领团队科学谋划,积极推动苍海项目建设。目前,苍梧县、岑溪市、藤县等地也相继成立了紧缺人才储备中心。
人才成长,需要发挥才干的平台。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梧州市打破岗位束缚,整合人才资源,组建由若干个博士领衔的高层次人才产业发展研究小组,实现全市人才“一盘棋”统筹使用,破解产业发展难题,为人才发展搭建良好平台。梧州市还重视人文关怀,重点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成105套设施完备、条件优越的“人才公寓”,不断完善、拓展服务功能,提升人才文化生活的质量和层次。
如今,梧州市引进的高层次(紧缺)人才队伍已初具规模,一大批实干人才、创新人才投身经济社会建设大潮中,在富民强市的征程中迸发出新活力。
新闻推荐
读者,丰富活动邀您参加 《西江都市报》读者活动日将于12月10日在梧州军博园举行
本报讯(记者陈雨燕)一份《西江都市报》,深深地联系着编记人员与市民读者。为倾听市民心声,集纳读者建议,往年,西江都市报会定期举办“读者面对面”活动,与读者进行零距离交流。今年,西江都市报与读者互动...
苍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苍梧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